听得这话,郎君仿佛被定住了,瞳孔缓缓放大,用力箍住了她的手腕。
良久,他才弯唇笑了起来。
笑开的眉眼里,竟难得有了些许少年郎的天真明朗。
看得陆菀一时恍惚。
她穿来时,谢瑜已经及冠数年,在朝中也是位高权重,所见的青年从不曾行差踏错。
那还是少年时的谢瑜,又该是何模样?
听闻他年纪轻轻便被圣人钦点了探花郎,又因着打马游街杏园赐宴时,一身丰仪如玉萧肃如松下风的好气度,得了个谢家玉郎的称号。
突然觉得有些亏,竟是不曾见过他年少时鲜衣怒马的模样。
前人有诗: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也不知他可有过那般的肆意风流之时。
如此,周延来此间藏匿之事便被敲定了下来。
此事陆菀也只私下告知了周夫人。
原因也简单,陆远与陆萧安顿下来之后,又时时出去访友,吟诗作画好生惬意,没必要告知他们。
至于陆菱,根本不关心此事,就更不必说了。
周夫人得了消息,也不曾斥责她自作主张,而是指点了她府中哪几处院落僻静,又有哪些下人可安排过去。
她原话说的是,“世子既是曾救过你,如今他落了难,我们便不能见死不救。更何况还有谢瑜在此,应当是无碍的,只你们需得小心行事。阿娘也相信你会处理好此事。”
当晚,陆菀听着小白报说谢瑜好感度已至90,便怔愣了好一会。
她甚少如此羡慕一人,如今当真是有些嫉妒原身有这般好的家人。
怀中的白猫生得肥了,只懒散地瘫在她怀里,喵呜喵呜地求摸摸。
陆菀心不在焉地挠着它的下巴和肚皮,闷闷地吸了一大口猫,才觉得自己心情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