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一首词,要求以“七夕”为题,封寒写的是秦观的千古经典,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韩士群读完,余韵不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朝朝暮暮!写得太神了!”
韩士群也算是熟读诗词了,可是在写情的诗词中,却根本找不到能和最后这句相媲美的,那么多写七夕的诗词,韩士群竟认为小寒这首词堪称古今第一!
祖骁挑挑眉,“所以这些都不是你写的?那么你觉得会是谁写的,你爸?”
“怎么可能,我爸根本没见过小寒,应该,应该就是小寒自己写的吧~”韩士群强忍着震撼道。
第47章 写的这么好,三江阁,就不要上了
韩士群、祖骁其实是大学同学、室友,彼此很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只是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中间曾断过联系,直到韩舞上高中,韩士群才知道自己那位睡在下铺的兄弟竟然成了人民教师。
不过重逢之后,两人也没有故意走很近,祖骁是怕麻烦,如果让他那些热衷于发表文章的同事知道,东扬文艺周刊的主编是他的大学好哥们儿,那自己怕是难得清静了。
韩士群对祖骁道:“我理解你的怀疑,就他写的这五首诗词,最差最差的,也不是你能写出来的,最好的,也是我望尘莫及的。”
祖骁:“道理同意,怎么听着却不爽呢。”
“所以你们会产生怀疑很正常,但我念一篇文章,你听听,”韩士群把陋室铭念了一遍,祖骁的表情也越来越震惊,“这是他当着我的面创作出来的,如假包换,如今在婺城文化圈子里早就流传开了,你们独孤校长都把孤独撤下来,换上我家小寒的陋室铭了,不信你进去瞅瞅。”
祖骁看着韩士群,“所以,你有一个出口成章,句句经典的文学天才儿子,但是,你竟然没让他跟着我!”
封寒升高中的时候,祖骁曾表示过,他可以把封寒弄到自己班里,亲自带,但韩士群拒绝了老同学的好意,他是怕封寒在竹班那种氛围下,每次都考最后一名,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结果证明,在丑班,他依然每次都是倒第一~
韩士群解释,“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小寒有这么惊人的才华,我的的确确是刚发现。”
“这算什么,”祖骁难以接受,“基因突变?”
韩士群踱了几步,“我想,事情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