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姜闻,还不是以后的那个姜霸王,他现在希望积极的和外面多接触,以便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才这么的主动寒暄。
“咦,温……”听着他们说话的人之中,旁边一个女生也凑了过来,想要说几句,却有点卡壳。
温璧霞自然明白她卡在了哪里,甜甜的一笑,“这位姐姐,你叫我阿霞就好了。”
她可不会跟别人说“阿玉”,这可是自己家里人才称呼的,至于在这里说自己的英文名字的话,又显得太格格不入了。
“好!阿霞!”那女孩子也是性格开朗外向的,“我叫吕莉萍,是你的同学……你不是香江人吗?怎么能说这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上次我们去剧组的时候,他们大部分的人,根本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呢!”
“因为我俊哥哥是伍汉人啊,所以我肯定要学普通话的。”温璧霞理所当然的道。
吕莉萍听得有些眼热,“听说您和俊少是住一个出租屋认识的?”
以内地人来说,现在都很朴素,叫“俊少”什么的,肯定是有些难以启齿。
可演员们不一样,他们就当于自己是在演戏了,反正戏里的什么大爷、官人、老爷、少爷的,也多了去了,所以他们在剧组多听了几次,叫起来也没有障碍。
说起来,只要是提起了殷俊,剧组里面可没有人不钦佩的,连带着《射雕英雄传》的氛围都很不错,至少没有什么歧视内地演员的情况发生,这让一群心里忐忑的年轻学生们,一下子对麒麟卫视和殷俊这个人,都有了好感。
可别小看这年轻时的印象,这往往是能影响人一辈子的。
不比长大了以后,转身就能忘记一个人。
就好比80年代,日本货的质量确实是很好,所以直到40年之后,许多中年人都觉得日本货比国产货好。
其实呢,在那个时候,国产的质量都已经有很多都不输给日本的,但这种年轻时的印象,就是跟随人的一辈子,几乎不会改变。
殷俊的传奇故事,也是在空闲的时候,被剧组的人员讲给了这些内地的演员和学生们听,弄得后来,他们都几乎能背出来了。
无论是古今中外,这种励志的故事都是非常让人喜欢的,更别说在内地这个极度缺乏自信的年代,许多人因此就把殷俊当成了自己的偶像,发誓要和殷俊一样的奋斗,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