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三品四品,虽然只有一品之差,可却实如云泥之别,大齐擢升三品条件极为苛刻,多少人多年四品,可直到死都难以跻身三品之列。
一旦官至三品,就有位列中枢的可能,可若是被拒之三品门外,入中枢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之事。
方无行当然也知道举荐一四品郎中成为户部尚书,确实是不合规矩,可他也是没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尚书之位落在颜秀之手,可硬着头皮举荐,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区区四品郎中,凭什么能比得过颜秀所举荐的三品寺卿?
所以纵是他言辞犀利,被颜秀一番讥讽,尽管心中愤懑,亦是词穷。
瞧这位方小阁老沉默下来,颜秀轻松笑了笑,转而对文帝拱手道:“陛下,太常寺卿李庐,无论是能力、资历,皆能胜任户部尚书之职,请陛下斟酌考量。”
文帝沉吟道:“李庐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常寺卿,确实干的不错,可替国家盘算钱袋子,非得精打细算不可,而他花钱如流水,随便给朕办场礼乐,就得用去几万两银子,祭祀、占卜、祈神更不必说,大齐恁多官署衙门,恐怕没有比李庐更能花钱的了,让他做户部尚书,朕只怕国库没有充盈的时候。”
方无行闻言心中暗喜,不动声色。
举荐的人选被文帝埋怨太能花钱,颜秀眼珠子急转,顿知文帝用意,急忙拱手道:“微臣举荐不力,请陛下降罪。”
文帝摆摆手道:“何罪之有,李庐除了花钱如流水,不适合做这户部尚书,其它地方还是好的,你也算尽心了。”
瞧文帝和这几位臣子勾心斗角,在户部尚书这一职位上始终没有定论,陆沉终于忍不住道:“陛下,何必要舍近求远,云楼老先生闲云野鹤,这些年来户部一直都是由侍郎刘雍主理,刘雍将户部管理的如何,相信陛下以及列位阁老心中皆有定论,何以竟似将刘雍刘大人忘了,转而再去寻觅别的尚书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