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李维使用这种安抚政策,那些地方军阀保证一个个都拼死捂住自己的兵权,绝不会交出枪杆子!
这时候,就体现出一个领袖个人信誉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从政以来维持的个人信誉形象,在这一刻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人认为亚里士多德会翻脸不认人,推翻他给出的优厚待遇。
对于那些想要继续领兵作战的地方军阀,亚里士多德甚至给他们在新成立的希腊国防军中安排了职务,军衔都跟他们原本的军衔平级,没有任何下调!
这可真是仁至义尽的举措,得到了那些希腊军头们的一致好评。
不过,亚里士多德政府一直坚持希腊共和国的完整性,杜绝军队中出现山头主义和分裂主义,所以没有将那些军头的老部下都划入他们麾下。
希腊的地方军头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奢望。
希腊共和国能这么顺利的完成军制改革,收编地方军阀武装,跟希腊共和国还没有掀起过内战有很大关系。
内战这东西很邪门,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没有第一次的话,大家就能坐下来好好谈。
亚里士多德政府愿意分出来权力给大家分享,还掌握着军力优势,自然也就没人想要坚持内战。
当然,这跟希腊共和国的国际形势不咋地也有很大关系,希腊可是一个欧陆弱国,如果这时候打内战的话,无论是反法同盟还是神圣同盟,都有可能趁虚而入,将希腊再次变成一个附庸。
亚里士多德最让希腊将军们服气的是,他一直坚持着希腊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治原则!
当然,也可能是那些希腊将军们看到大势已成,此时开启内战当叛国者,只会被第一个消灭掉……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亚里士多德政府就收编了所有的地方武装,并改编出来十万希腊共和国国防军。
十万希腊共和国国防军拥有上百门各式野战用火炮,近万名各类骑兵,在欧洲大陆上也算是一支不俗的力量了。
而这十万希腊国防军,则是亚里士多德政府能做到的极限,再多的话就会让希腊陷入到经济危机乃至粮荒(大量青壮离开土地粮食就会减产)。
然而,在一切都在计划中有效进行的时候,一个噩耗传入维也纳的皇帝办公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