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正当秦箐与文宇犹豫要不要继续南下,一纸敌方帝王召令传至军中。

这是吴帝送与秦箐的橄榄枝。

他希望与秦箐结军事同盟,共同出兵睁讨无道的官府,早日还天下安宁。

这最后的要求嘛……,将来以淮河为线,二分江山。

这个要求,秦箐自然是死都不可能同意的。

她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如同南北朝一样的皇朝对立并不是自己的所愿。

更况且,对方还是鼎朝皇室的身份,也算是鼎朝的延续,秦箐到了嘴的江南地区怎么可能拱手送与他。

只是这橄榄枝在被秦箐驳回的时候,文宇劝阻了,他觉得有些可用的地方。

虽说二分天下不能答应,但目前南方的对峙可以暂时换取一份和平来。义军西南两面受敌是很难受的,若是与吴国交好不妨是一个好处。

经过两方的协调,最终依旧是达成了同盟,疆域被暂时划分在了目前的对峙线。

五月,秦箐经过苦熬研究,为自己的军队取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大宁军。

所谓宁,意味天安地宁,也是秦箐美好目标的憧憬。

她是知道自己不能城什么女皇帝的,过早的追封自己为皇只会让敌对势力更加猛烈。

更何况自己一届女流若是为帝,天下无人可服。这其中最闹腾的当属那些死读书的儒生,秦箐是十分不愿的。

南方的诸事得了,秦箐休整小段时间,准备北上攻下山南东道,也便是后世的洞庭湖以北这块地。

按照同盟协约上的安排,吴帝不日也会遣十万兵卒,北上共讨官匪。

六月,秦箐处理好一切要事,北上。

同时,金陵也传来三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