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少第一次见到曲迟和秦时的外来游客,看见他们后两眼发亮,一脸兴奋地低声讨论。
曲迟对使用这些机械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十分谨慎,将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和村长说过了,招呼着村里身材高大的男人让人群呆在安全的位置,大人们更要看好孩子,才让机械开始行动。
比人还高的玉米伫立在田中,以往掰玉米的时候都要包裹好身体,不然就会被的叶片边缘划伤。
现在就不用担心了,高高的玉米收割机进入田里,走过去后玉米直接进仓,秸秆更是直接被粉碎。
轻松收割的场面让人无比感叹科技的发达。
不过这样方便是方便,倒是粉碎的秸秆让人觉得有点可惜。
见别人都在看机器收割,还拿着手机拍摄小视频的时候,曲迟拉着秦时到晚些收割的自家玉米地,挑选了两个细长的玉米杆,拿镰刀砍断。
长长的秸秆如同甘蔗一样带着丝丝的甜味,这是儿时掰玉米休息时必备的零食。
曲迟熟门熟路地掰下玉米,再用镰刀在玉米秸秆上咔嚓两下,只留下倒数第二节 到倒数第四节,这几节最好吃的部分。
“给,尝尝看,我挑出来的玉米杆味道肯定不会差。”曲迟自信地用镰刀削掉玉米杆的硬壳,将里面的嫩芯递给秦时。
秦时接过来,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曲迟宠溺着,这种感觉有些诡异却不让人讨厌。
以后要找机会表现一下,不能总占曲迟的便宜。
专门挑选出来的玉米杆比较嫩,里面的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反而刚咬下去就有水分迸出来:“很甜,水分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