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页

卫忠的手段极高,万俟宸最得力的情报线都是由他一手经营,万俟宸闻言摆手,“卫叔,当年是你大义陈辞让父皇母后同意我北去,大燕十年也是你时时护我身边,你与我而言是君臣,却也似亲朋父子,楚国朝堂之上年青一辈的大成者不多,今日请你回朝并非是为给你高官厚禄权力荣华,除开整肃内政辅佐帝王之外,朝堂上的年轻一辈中也需要你教导出几个能堪大用之人来。”

男人之间有许多感情不必明说,万俟宸此一言让卫忠眼底闪过不小的震撼,他挺直了背脊,眸光郑重的沉思半晌,而后恭敬的朝着万俟宸一拜,沉声开口,“殿下爱重,微臣自当领命。”

待卫忠退下,万俟宸才转头看向万俟玉,洛萧和洛然今日里由满身悠闲的靖王作陪,按理说他也应该相陪在侧,可是据下人所说他已经在这里等了许久了,“不去与洛然一道,却在我这里昭阳殿待着,所谓何事?”

万俟玉还因为卫忠和万俟宸几言心生戚戚,只因为当年那质子人选本该是他,后来万俟宸力争之下才替换了他,每每想到他便觉得心中有愧,深吸一口气收敛情绪,万俟玉将手中的信封递了上去。

万俟宸眼看着是和昨日一样的信封,神思当即便郑重了起来,接过来打开一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八个字,“且战且退,累敌乏力?”

万俟宸看着万俟玉,眸光微眯,“可说的是力克踏月之法?”

万俟玉眸光晶亮的点点头,“正是。”

万俟宸手指微弯,轻轻地敲打着桌面,“此计显然还有后文,献计的是谁?”

万俟玉面色又是有几分不虞,“还是昨日那人。”

“哦?”万俟宸眼底闪出了浓厚的兴趣,又看了看手中的信笺,淡笑着问他,“人在哪里?后续之计如何?”

万俟玉摇摇头,颇有几分无奈的样子,“这厮非说什么巧计非一日之功,接下来如何她还要在想一想,我无法,便只好先将这第一计拿来给三哥你看看了。”

万俟宸低着头沉思一瞬,而后抬头看向万俟玉,“好,我就再给她两日,若真是将相之才,再给她两日又何妨?”

万俟玉心中一颤,两日……可按她的时间来算要三日才可啊。

万俟玉眼底光彩明灭,万俟宸掠过他的面容眸光不由得深了几分,万俟玉浑然不觉,听万俟宸再没有其他问题要问便起身告辞,等他告退离开之后万俟宸拿着手中的信笺看的出神,一旁慕言见之也有几分疑惑。

“主子,四殿下什么时候得了这样一个人物,若真是个心高气傲的,那可算是奇了,从未见过四殿下对谁如此容忍的。”

万俟宸不语,只是那眼底的颜色更深了一分。

楚地尚文古来有之,每年都有许多文人士子从别的地方赶赴楚地,只为了和楚地的名流大家们作文舌辨一较高下,一来二去的楚地的文化氛围一日比一日浓厚,因为靖王即将大婚的影响,长安城中各地名流更是比平日里多了许多倍,除开客栈爆满之外,文人士子常常相聚的酒楼茶肆也是座无虚席。

华灯初上之时,整座长安城在霓虹街灯的映照之下流彩生光、未央不夜,一辆分毫不惹眼的青布小马车之内,夏侯云曦和绿桑正微带着兴奋的掀开车帘向外张望着,二人俱是一身男儿装打扮,眸光从那鳞次栉比的酒肆店铺之间掠过,无不为楚地的繁华而感叹。

“云公子,到了。”

驾车的是未名居总管为她二人找来的一个小侍童,夏侯云曦眸色一亮,掀开车帘跳下马车去,绿桑跟在她身后出来,交代了小侍童几句之后跟着夏侯云曦往那三层茶楼走去,此茶楼名叫春风得意楼,似乎是为了应一个好兆头,乃是长安文人士子相聚首选。

“……诸侯国称帝历来已久,然却名不副实至今,始帝之功千秋难越,眼下诸侯国纵横并战,诸侯国君王以一家之利为重,何曾配得上帝皇之名,始帝建国之时有九鼎传世,乃是天下共主之象,其后更有玉玺为令,若不能匡扶正统,我等文人士子第一个不该拥戴帝皇之名,各诸侯仍旧当以君王而论……”

“扑哧”一声,夏侯云曦十分没有形象的将口中茶水尽数喷出,绿桑在一边看着赶忙递上手绢,夏侯云曦接过来擦了擦嘴角,眼底还是一片笑意。

此刻他们身处春风得意楼二楼的一间雅间,从打开的轩窗看下去便能看到一楼的台子上一个一身白衫的瘦小男子正慷慨激昂的陈词,男子面色发白,眸子却晶亮,一席话说得豪迈万丈,然而周围的看客们却是满面不以为意,现如今诸侯国纷纷而立,强弱有别差距却并不十分大,这人口中所言乃是在抵制诸侯国称帝,原因便是未能天下共主未能匡扶始帝所建的功业正统,真真是笑话,诸侯国现如今全部自立,且各家相争不下,算的维持着一个平衡的局面,这样的局面维持了百多年,若说是找个人出来将七国变为一国,这不是寻常人们能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