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云曦的眸光认真起来,但凡是彼时经历过这场大战的有识之士只怕都会如此想,赵晟这最后一拼拼断了赵氏一族的生路,拼尽了梁军的最后一滴鲜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生出了这样的心?不管是大燕还是大楚,大梁终究不能胜过其中任何一方!众人都当是赵晟秉持多年的皇权帝王之威作祟,让他舍不得那位子,连夏侯云曦思前想后未得定论之下也这么以为!
夏侯云曦隐隐觉得公孙慈接下来所说之话必定才是赵晟选择这下下策的唯一原因,因此,她半眯了眸光,重新收茶盏在手,甚至稍用上了两分力道。
说到此公孙慈倒是笑了,反而唇角挂上了两分悠远笑意,不说赵晟倒是重新说起了始帝与开国梁皇,“始帝建国之时国内哀鸿遍野,战乱毁尽了平民百姓的村庄田园,要想重建家园,除开史书上大写特写的那些帝王睿智和臣工勤慧之外,少不得的便是强大的财力作为基础,史书上记载,始帝虽然生杀予夺,攻城略地之时手段狠辣,对待异族之时残忍无情,可是对于彼时的中原部族,他的声望还是很高的,建国初期,彼时的中原大族各个散尽财力来帮始帝撑起国库——”
公孙慈说到此夏侯云曦脑海之中那一闪而逝的疑惑终于闪现!没错,财力,就是财力,那时候的周朝比之现在的曦朝完全是两个层面,彼时的中原不及现如今的中原大,四面八方都是诸如楼兰、月氏、匈奴等凶悍异族,始帝先统中原,后收异族,是如何的帝王铁血才能在那个时代做到凌驾于所有权利之上!由此即便史书之上只是略略一提,可夏侯云曦也能想象那十年的征战之中有多少尸骨成山!
而征战花销本就巨大,随即又建立了大一统的周朝,山河残破,百姓流离失所,民心或民心不稳之下暴乱频出,再加上积年累月的财政花销,始帝哪有钱在诸多不利因素之下去治一个盛世出来?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是一个充盈到可以不计代价重建山河慧与百姓的国库!
夏侯云曦心中有万千思绪缭绕,而公孙慈接下来的话更是与她的想法如出一辙,“娘娘必然知道,彼时的中原领土不过现如今的十之有三,始帝起兵之后对中原大加清洗,虽然没有对待异族那般冷酷,可是百姓对于一个毁了他们家园的人会有多少好感呢?暴君之名在当时广泛流传,只不过史官不敢写进史书罢了,想那始帝连年征战,原本为战争准备的积蓄早就花光,根本没有财力去建立新朝,异族生性顽抗,根本不知臣服为何物,几乎被屠杀殆尽,而中原财阀在当时经过战乱之后根本所剩无几,史书上所言的中原大族纷纷慷慨解囊支持新朝——到底是真是假呢?”
始帝创造了千秋功业,创造了传奇盛世,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不朽,可是有哪一个帝王的身后没有几处阴暗血腥,这些华章之下的瑕疵终会被时间的洪流涤荡的一干二净,人门津津乐道的也只有那些添加了自己心中美好祈愿的丰年盛事,可要是细细论想起来,史官的笔杆子到底不能完全替帝王抹平,是非曲折,后人自有公论!
想到此夏侯云曦心中不免叹然,要做一个万世流芳不被人诟病的帝王真是太难太难!她忽的又想起了那一双凤眸和那一双温柔的手,心中忽而生出那流芳不朽的期望来!
夏侯云曦的走神公孙慈看的分明,可公孙慈并不去打扰她,她眼底的情绪太过生涩晦暗,公孙慈看不懂看不清,所幸,她便只凭自己的筹码等夏侯云曦来就!
良久,夏侯云曦才回过神来,她眼底生出了隐晦的光来,那一束光让公孙慈肝胆大震,几乎就要露出些许情绪来,可她到底是忍住了,只听夏侯云曦沉声一问,“始帝是否有不为人知的财政来处?”
公孙慈淡笑不语,夏侯云曦眼底的光越发的簇亮,“始帝有自己的财政来路,而当时七国分封之后始帝为了中原大治,自然会将自己的国库分给诸侯财库,各国在当时皆有大治,这么一来,才有了此后长达三十多年的始帝盛世!”
战后的国力恢复最是艰难,万俟宸在她面前所说甚少她也能明白,早前在楚国内乱打击氏族之时便有楚国大族在万俟宸施加的压力之下慷慨解囊,这份慷慨又何尝不是为了之后的战乱做准备,如今战事已毕,所剩之数夏侯云曦不得而知,却一定不会丰足便是了,而彼时大梁和楚国除了兵力之上的差距之外,还有一处便是财力的差距,楚国为了今日之计囤积了大梁的财富,而大梁……
见公孙慈默然不语,面上的笑意却更浓,夏侯云曦几乎立时便明白了其中关键之处!她陡然眯了黑眸,“其他各国历来以武治为先,只有大梁崇尚文治,武治花销巨大,文治却不然,始帝分发的财富必然巨大,以至于大梁在没有大力推行武治之时积攒了财富,而这笔财富在之后的梁国历代君王之中都未曾擢用,更有甚者,大梁一直以来都已文治离国,这财富还会越来越多,而赵晟,正是有这份财富作保,再加上他向来看重的帝王皇权和他被压制多年的野心,最终选择了走最铤而走险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