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目睹了各路军队烧杀抢掠的暴行,见证了承载了万千繁华的帝都如何变成了一座不堪回首的废墟。这些都令他感到悲愤,心悸。
《秦妇吟》因忠实抒写了战乱中人民的丧乱飘零之苦,写成后不胫而走,流传天下。许多人家都将诗句绣在屏风、垂幛上,韦庄本人也被称为“秦妇吟秀才”。韦庄在写了《秦妇吟》十一年后才进士及第。后来的当权者多为剿灭黄巢起义过程中崛起的功臣。《秦妇吟》里诸如“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之类敏感的话语是会触痛新贵们的神经的。
所以,恐怕也只有在成名作被淡忘之后,他才能不为公卿权贵所忌。韦庄后来事蜀,蜀主王建是当时官军的将领之一。为尊者讳,韦庄自然讳言此诗,竭力避免此诗流传。他在《家诫》内特别嘱咐家人“不许垂《秦妇吟》幛子”,亦不准将此诗收入他的《浣花集》,作者有心隐匿,导致此诗一度失传,直到近代才重见天日。
天佑四年,朱温篡唐自立,国号后梁。就如伍子胥决意灭楚而申包胥矢志复楚一样,朱温灭唐,韦庄就力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王建建立蜀国,史称前蜀。韦庄所作的一切努力本身就是“伤昔”的明证!
残阳染血。蜀地是令人心醉的江南,长安,是叫人心碎、回不去的乡关。
正文 10-2 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成灰(3)
是否,当我们开始回忆的时候,已经意识到无可挽回的失去。无论是《秦妇吟》、《伤昔》、《台城》,还是他所写的关于江南的词,韦庄所有的诗词都是写给过往的、伤痕累累又情意绵绵的情书。试图挽留,诉说内心的凄怆!
韦庄的诗词之所以引人共鸣,正因他面对过往时内心的凄恻缠绵,多难过也不掩饰逃避。伤而不怨,怨而不怒。伤是一种激荡温暖忧伤的情怀,伤昔,是他情不自禁的行为。
前朝已成海市蜃楼,此地不再有桨声灯影水光。凉夜沉霜,身边不再有红袖添香。纵然他后来身居前蜀宰相的高位,内心深处,他是缺憾的。眷恋的仍是——那个锦衣堆雪,繁华如梦,豪情万丈的时代。
碧桃花下感流年,时间是一场梦魇。纵然时不可易,梦也要执意延续。他固执地将自己的灵魂留下,殉葬前朝。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