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原理”本身不具备什么影响力,只在投资圈稍有声量,是个很小众的公众号。“商业观察”这轮转载扩散,让这个公众号涨粉不少。
同时,“商业观察”转嫁了部分责任,扮演的只是“虚假信息的搬运工”的身份,和所有转发转载者一样,事后证实是不实消息后,对《商业观察》杂志的公信力影响很小。
胡康良现在明知自己发了不实报道,却不肯删除,摆明了还是要利益。
要么,再拖一段时间尽可能增加“估值原理”的粉丝数;
要么,逼君腾及其公关公司拿一些好处来交换。
拖得越久,对君腾越不利。
这个道理在座的人都懂,所以当韩锐要《商业观察》广告商名录时,张嘉桓早就准备好了。
广告商名录上有两家企业,奇乐餐饮和s日化集团,都是瑞廉的客户。
必要时可以用广告投放作为筹码和《商业观察》谈判,不过这样的方式能不用就尽量不用,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因为像这样级别的企业,广告投放方案通常会提前三个月到半年确定后一年的框架。
也就是说,奇乐和s日化全年的广告方案已经在今年10月之前敲定,除非媒体平台爆出了非常大的负面,广告方案一般不会有重大变动。
现在去给《商业观察》施压,只能用后年的广告做筹码,猴年马月的事情,分量就大打折扣。
另外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奇乐和s日化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广告赞助被用来当做其他公司公关的筹码,如果走漏了风声,影响的是瑞廉和客户的关系。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个手段能不用就不用。
还是要看杨沛的协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