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说的好像缺你一份稿件一样。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附和这人说法的回复还真不少。
聪明人则看得发笑,再放狠话有啥用,说不参加要说话算话才好啊,主办方官博都说了,第一周期短篇组有效稿件就有11891份,如果第二期能少点人参加,大家还少点竞争呢!
网络上的喧嚣,不看就行了,闻樱心大。
现实里的讨论,连不上网的普通人都能看见。
一些纸媒针对闻樱做评委的批评,看得谢骞都皱眉。
“这是有人在背后推动。”
为什么这样说?
之前被韩琴找出来攻击闻樱的老评论家又跳出来了!
第663章 许愿星
在《少年偶像》上市前一天,一位重量级老作家、老评论家在报纸上发言,说什么搞文学的人要先搞好人品,写作技巧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提高,人品败坏的作者会通过作品影响到读者,人品差作品还卖得好对社会影响很坏——
这位老作家当时没点名,不过明眼人都知道他在说谁。
《少年偶像》上市大卖,闻樱又赢了官司,赢家要有风度,闻樱这个新晋后辈又不好追着老前辈怼,老作家批评闻樱的事就不了了之。
但那是上次。
这次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