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页

不负韶华 宝妆成 871 字 2023-09-15

虽然李梦娇不是什么文艺青年,却是闻樱百分百的脑残粉,吹捧闻樱的机会,李梦娇生怕被谁抢走。

傅老这一开口,就把火力往自己身上拉了。

其实那些评论家真没骂过傅老,他们都不知道傅老是评委,可傅老很会偷换概念呀。

——你们骂比赛,骂评委,我就是比赛评委,那就是连我一起骂了!

李梦娇是专业歌手,气息很足,把傅老的文章读得特别有激情:

“《少年偶像》是一本优秀的作品,才华这种东西摸不着看不见,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靠装是装不出来的。如果有人骂‘逆流的鱼’没有资格当征文比赛评委,我个人会将这些批评理解为嫉妒,因为有些人像‘逆流的鱼’这般年纪时连文学的门槛都还没爬进来呢,自然不会被请去当评委!文学不靠年龄说话,也不以资历打分,最重要的永远是作品——若有人仍是不服,我建议不服者可以自己写一本书来和《少年偶像》比一比销量,你若赢了,我向你道歉,承认你有批评她的资格,还会把比赛评委让你来当。”

第672章 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文学评论家其实和作家不太一样,甚至作家与作家都有差别,不能单纯以销量来定义。

但销量好的作品总有可取之处,它可能不符合一部分人的阅读审美,却必然符合另一部分人的审美——审美这玩意儿是很私人的,能畅销就说明有读者受众,只要不是价值观有很大问题,傅老都会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市面上的文学作品。

《少年偶像》的价值观就没问题嘛,整本书传递的都是少年人积极向上,这样的作品傅老只恨不能多些,又怎会去批判?

作品立意没毛病,那销量就成为衡量《少年偶像》是否够优秀的重要指标。

一个征文比赛而已,闻樱能有一本《少年偶像》,足以当比赛评委了!

傅老甚至觉得主办方考虑很周全,老中青三代评委,正好与文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阶段对应。

“时代变了,我时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文学与时代是紧密相关的,在建国以前我们的文学是批判封建,是唤醒被奴役国人的血性,千千万万的同胞们身处苦难,思想不醒,革命的号角吹不响,所以顺应着时代需求涌现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坛前辈;在建国后,我们的文学是讴歌革命胜利的艰辛,整个国家在摸索中艰难发展,文学被刻上了苦难和阵痛,个体与集体,所有的蜕变都需要经历这一步,文学的整体气氛仍是厚重严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亲眼见证的时代;文学的未来则属于像‘逆流的鱼’这一批年轻作家,我不否认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有点放大了青春期的忧愁,年轻人失个恋都是天崩地裂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