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们要参加奥运会,这是我们首次派代表团参会,因此各方面都很重视。”戴眼镜的女士说,“这个厂商在这个节骨眼,花大气力推广一款运动饮料,想来也是想搭上这趟东风。”
陈兰君确实想搭上华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东风。
在一系列广告营销后,全国各地的订单逐渐发过来了,已然很可观。
童彤与庞小芃,拿着月报表向她汇报时,都是一脸喜色。
陈兰君听完,神色如常。
凤君问:“怎么,这个销量已经不错了,就是香江那边也有些订单。”
“还可以更好。”陈兰君说。
她把目光放在一份报纸上,一则“各地运动员正在努力备战奥运会选拔”的消息被特地标红。
凤君与童彤、庞小芃等人都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庞小芃轻轻呀了一声:“兰姐,你是在期待明年的奥运会,给让我们的销量更加提高?”
童彤点头附和:“仔细算算,离奥运会也只有几个月了,当时候一定能带动销量。”
“不仅如此。”陈兰君笑了笑。
她起身,把手按在报纸上:“我想成为华国代表团的赞助商。”
体育赞助商,对于此时的华国体育圈而言,还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
七弯八绕,通过许多人脉,终于联系上本省体育局的干部时,对方很惊讶:“你是说,想在明年的奥运会时,免费供给整个代表团的饮料?”
“对,”凤君重重点头,按照陈兰君教她的,说,“要多少我捐多少。”
一旁陪坐的陈兰君笑盈盈地,提起茶壶倒了一杯茶,放在领导面前,补充说到:“在国外,这样的模式有很多,也已经很成熟。代表团出征,是为国争光,我们虽然是做生意的,但也想为国尽一些力。如果有这个荣幸,能让运动员们饮用我们的运动饮料,那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