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筹研究经费,最快捷方便的方法就是把研究的成果卖出去,或者找到感兴趣的商人投资。之前的“运动力”就是一个例子,本来那个研究员因为没钱都快暂缓研究了,四处找拨款找不着,然而她们正梅公司与第四食品厂介入充当财神爷,并给了充足研究经费之后,配方研究得以继续,一年之内迅速出了成果。据说那个研究员也是春风得意,高升了。
很显然,尹玉知道这一事情的首末,虽然未必知道得很详细,但对于陈兰君能挣钱这一点是有充分的了解的。
陈兰君瞥了一眼尹玉,她依旧是一副标准的学者所有的儒雅表情。
瞧着浓眉大眼的,心里也有小九九。
这位老师虽然一心向学,但于经济俗物方面也并非一窍不通,不然,自己也不会站在这里了。
但陈兰君倒是没有感到愤慨,能被利用,说明她有能被利用的本事。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相当于她拥有了鹏大电子学院的项目挑选优先权,若能把握住,绝对不会吃亏。
既然双方都能有所增益,那么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一两分钟之内,陈兰君想清楚了,笑着开口:“我是科研界的后辈,也没什么天赋,唯独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上,能想到些新点子。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上,应该能有所帮助。”
“产学研一体化?”这个新颖的名次令尹玉有些意外,“你这词,倒还概括得挺精准。确实,如果三者能相辅相成,那就最好了。”
尹玉见她并不反感,从实验室里边上锁的办公桌内取出一份文件,递过来:“这些是目前本院一些有结果的项目,你可以看看。”
既然有这个任务要交给她,其他的工作尹玉和蔡书记都有意放宽了标准。
除了一周有两天的晚上要上夜校的课程,以及跟着尹玉学一些必备的授课技巧之后,陈兰君的工作日相当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