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火热延续了好一段时间,礼部尚书完全没料到如今这个局面。

纵使一版报纸的定价不低,但其还是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首批报纸首先就被太学和一些书院订走,高俅将一部分报纸放置酒楼,经过说书先生这么一张扬,再加上其新奇的模样,不仅是文人墨客,就连普通百姓也对其产生了兴趣。

比如鲁智深,他就想买上一份,可惜没买到。

礼部那边加紧印了一批后又被朝中官员订走,他们只能再次赶工。

而嗅觉灵敏的商人在看到gg后纷纷托关系想做下一版报纸的gg商,为此他们不惜花费重金。

而gg的效果也很明显,武大的早餐铺子在城郊那边本就火,这下他们更加火爆了。

武大现在已经忙到雇了好几个帮工,而城中的几间铺子则每天都门庭若市,不知为何,他们在买到东西后会有点莫名其妙的小骄傲,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

这时的他们总会说上一句:“哦,这就是报纸上说的那样东西啊。”

高俅在心里偷笑,这就和现代的网红打卡一样的道理,地方可以不好玩,东西可以不好吃,但我必须拥有。

不过高俅可不敢砸了报纸的口碑,他要求报纸上刊登的gg必须真实,如果是吃食,那负责编纂的小吏则必须亲自品尝才行。

高俅在官报步入正轨后就做了甩手掌柜,等时机成熟后他一定要暗戳戳的宣扬一下自己的政绩,如果他的名声像宋江一样好肯定能省不少麻烦。

不过他这边不管了,礼部尚书和工部那位一样白头了,因为他那里不仅要忙着加印这一期的报纸,还得加紧赶工下一期的版面。

不提这些百姓,就连官家都有意无意的提到过这件事。

当然麻烦不只如此,由于在做第一期时收录了不少材料,所以第二期报纸的内容是不缺的。但问题就在于太不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