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边保证种子在这旱地里,能出芽能生长能打穗,只要不搞破坏,亩产肯定能过四百斤,到时候要十倍还他种子。

如今一般来说一亩地要下二十到三十斤种,但如果能保证出苗,那一亩地二十斤种就够了,要还二百斤,又或者按当时的市价,还银子也可以,还银子只需要八倍还。

黑是真的挺黑,但放到如今却能救命,再说了,人家说了,这种子是好种子,只要好生种,过八百斤没问题。

族长觉得不可思议,问:“真能过八百斤?不能的吧?做梦呢!”

范味全凑近他,压低声音笑道:“别人不信,您老人家还不信?”

族长什么都没说,就点了点头,转头叫唐有祥叫了两个族老来,然后几个人坐着驴车出了村儿,就去找里正了。

大鸣朝的里正不止是“一里之长”,权限还挺大的,比方说这边的里正,就管着这附近的三个村子,桃源村、富贵庄、史家坡,足有几千号人。

头一拨范味全就只找了这三个村子,一伙老头子凑到一起商量了一下。

范味全在旁边,挺悠闲的给他们分析形势。

其实各村的族长族老,多少都算是有些见识的,如今的形势不用他说,大家也都明白,一点不夸张的,那就是数着日子等死。

所以救命稻草递到手里,不接也得接。

大家也没商量多久,很快就拍了板,然后算了算各自需要多少种子,就签了契书。

范味全也没忘交待一声,四处都有饿死人的,大家一定捂着点儿,要不然出了事,粮食叫人抢了,他可是不管的。

大家也都知道厉害,连声应了。

马上就是秋收时候,事情也办的急,契书一签好,到了晚上,戌初时分(19:00)各村按着各村的量,出一伙青壮年,赶着驴车牛车马车,到村外头会合,范味全就带着他们趁夜去拉粮食。

桃源村这两天本来一直在议论学堂的事情,一出了这事儿,又瞬间开始说这事儿了。

有人问族长:“那咱等收了再种?”

“你说呢?”族长瞪了他一眼:“要不我把黍子拔了不要了?净问些屁话!”

他招了招手,让人都聚的近些,唬着脸道:“晚上出门,各人都给我管住嘴!觉着自己嘴笨的就把嘴闭上,别瞎掰掰!那些个不吹牛皮能憋死的,吹了牛皮可就真死了!这村里的粮食、学堂,还有种的这沙棘,啥都不许往外说!但凡跟人说起话来,就道艰难,就说自己多长时间没吃饱饭了,说地里粮食全死了,别的全都不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