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暂时不想触动董卓的利益,并要顾忌到吕布的感受,故此现在还不能接纳成廉。
又不相信这些士人,所以高顺还是老生常谈,以不愿意干涉朝廷事务,不愿意干涉中原事务为由,拒绝了成廉的好意。
这令董昭非常失望。
不过高顺还是给了成廉一点甜头,他可不希望成廉早早的被灭掉,便承诺,可以与济阴郡的家族和成廉进行少量的贸易往来,多少让董昭有点收获。
高顺管辖的地盘,商业如此繁荣,百姓如此富足,令人羡慕;仔细思索,董昭感觉不虚此行,其思想已悄悄的发生了转变;等回到家族,务必调整家族的长远策略,在自保的同时,寻求更大的发展。
随后,高顺和赵雄一起接见了山阳郡太守昌豨的使者。
对于昌豨,高顺印象深刻,乃反复无常的山贼,不值得信赖。
本来昌豨投靠董卓,并担任一郡太守,内心非常自得,至少那些投靠高顺的几位山贼好友没有担任太守的职位;即便是中郎将,也没有太守风光;可是现在情况却急转直下,中郎将牛辅以及他所辖的西凉骑兵调回洛阳;朝廷新任命的兖州牧董越根本不敢去昌邑上任,而是把州治设在了陈留,这样,昌邑的驻兵便少了许多,昌豨单靠他的山贼兵,没有一点安全感。
那些山贼兵劫掠百姓非常顺手,若是与正规军相比,毫无战斗力可言。
而山阳郡乃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若是发生战争,他该何去何从?他可不相信胆小的董越会去解救他,毕竟他在董卓势力中没有靠山。
北部和东边是高顺的势力范围,西部是成廉的势力范围,而南部是公孙瓒的势力范围。
他与济阴郡太守成廉没有任何交情,不发生冲突已是万幸,更不敢奢望他遇到危险的时候成廉会支援他。
南部的公孙瓒,兵强马壮,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绝非他的山贼兵可比的;失去了凉州骑兵的保护,等兖州稳定后,公孙瓒岂能不拿他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