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介绍,邺城共分为内外三重。
内城是高顺的府邸。
中城有魏郡太守府衙、县衙、将军府衙、魏公府所设百官的衙门以及高级官员的住宅等。
外城有商业、百姓住宅、军营、仓库、作坊、书院等。
外城南北、东西各超过十里长,分别设三门,全部为巨石到顶,高达七丈五尺,甚是雄伟、牢固、壮观。
城外有宽达十多丈宽的护城河,漳河支流绕城而过,成为第一道屏障。
韩遂感叹,有如此坚城,只要城内粮食不缺,敌人花多大的代价都难以攻克。
那些羌人更是感叹,他们认为金城、冀县和长安城已是大城、坚城了,与邺城相比,就像他们的西平郡与长安城的差距。
先是由审配负责接待,他对外事最为熟悉。
审配担任御史中丞,位高权重,出面接待他们,是对他们的看重;他的主要任务是先摸摸韩遂等人的底限。于是,在礼节过后,审配便直言问道:“不知诸位想达到什么要求?”
韩遂是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透露他的底限。
这段时间,高顺专门做了调查,那些娶鲜卑、乌桓、匈奴以及羌人女子为妻的家庭,所生的孩子一般都比同龄孩子健壮,不过智商差别明显,有些聪慧,有些憨厚,综合平均下来,还是有很大的优势,这可能是后世所说的杂交优势吧。
为此,高顺思虑一番,决定不灭绝羌人,反正也无法根除,不如让他们一直存在下去,只要合理控制,便每年都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女子做汉人的妻子,为民族融合做贡献。
至于对他们的管理办法,高顺决定采用满人对蒙古人的管理办法,给他们划分地盘,让他们在固定的牧场内生活、放牧,不得随便过界;只要限定了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就将他们的危害降到最低;他们可以不纳税,可以自行管理,授予他们首领拥有绝对的权力,首领可以世袭,但是每年要提供一定数额的合格兵员,并允许他们与汉人之间联姻,允许官府在其部民中传授儒家之道。
高顺相信,若是有所选择,羌人女子定会选择嫁给汉人,毕竟汉人的生活环境比他们的牧区舒服多了,特别是到内地来的那些羌人官兵,了解汉人的生活后必会羡慕,他们也一定渴望将他们的女儿嫁给汉人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