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关羽、张飞、褚燕、许褚等人的儿子要么在南军任职,要么在禁卫军或者羽林军任职。
李强等人的儿子有的在京任职,有的在外领军。
儿孙自有儿孙福,高顺不可能一直照看下去,没有对朝廷做出任何干涉之事。
社会上对高顺身体硬朗却突然辞去帝位之事风言风语颇多,不过不知是谁放出了与之针锋相对的信息,声言高顺功超三皇,德盖五帝,已得道成仙,再过百年,身体照样硬朗。
道家大本营在高顺的支持下已在龙虎山建立了庞大的基业,听到此语后,立即把高顺列为道教文昌帝君,加以供奉祭祀,主察武举和文举,主管功名利禄之神。
天下释然,怪不得高顺年过六十,却不显老。
士家大族皆不信,但是却无法解释。
百姓们却信以为真,否则高顺也不会从边郡寒门做到皇帝,且首开科举之事,令天下寒门有了晋身之机。
现在的情况已与历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便高顺前世是学文的,熟知历史,也不能完全把握;他只是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五胡乱华,至于其它之事,已完全超出他的掌控。
历史自会按照既定的发展趋势进行下去,他已无力干预,也无法干预。
临行前,高顺又秘密招来荀家的荀彧和荀攸、钟繇、陈群和陈宫等人进行了一次会谈。
参加会谈的还有戏志才、郭嘉、田丰、沮授等人,以及朝中尚书级别的人。
程立和贾诩已在不久前去世了。
高顺首先说道:“我前知不如诸位,但是我后知几千年,所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乱世。”
众人大惊,这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陈群问道:“太上皇不是这个世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