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汉人来草原消灭游牧民族,在他们看来是个好机会,第一,可以借助汉人的力量,消灭匈奴、鲜卑等实力比他们强大的民族,让他们免除被奴役的命运;其次,交好汉人,在灭除诸多部落之后,丁零人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现在他们被鲜卑人奴役,所以不敢直接投靠汉人,只能另想其它办法。
待高顺等人越过哈萨克大草原,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后,便遭到游牧民族骑兵的节节阻击,他们希望拖延时间,只需冬季来临,这些汉人军队必被困死在大草原上。
而他们的部民,则转移到南部山区内,并沿河谷布防,只坚守,不出战,希望汉人的军队来攻,他们好凭借优势地形给予打击。
鉴于这种情况,高顺不想进攻山区,那将遭受严重的伤亡,于是,派出李强、赵雄和周飞,从哈萨克草原南下,穿过乌孙国,到达东且弥,也就是后世乌鲁木齐所在地,魏国已在那里建设了大汉城,以及东部的伊吾城,在此两地屯垦、驻守,便堵住了游牧民族向西南逃跑的路线,且有大军驻扎,也能稳定西域诸国的信心,避免他们与游牧民族联合,或者暗中给予支援。
李强等人一共带走了三万大军,三人的戒指内装满了足够大军消耗两年的物资。
果不其然,乌孙国见汉人兵强马壮,在这个时候了还敢分兵,说明实力更加强大,坚定了他们跟随汉人的想法。
西域大都护府的大都护,得知汉人骑兵到达,心中大喜,这坚定了他抵抗的决心,于是积极联络天山南北的各国,在各险要之地防守。
南疆的重兵集结在铁门关,避免敌人南下;东疆之兵沿天山各关隘、城池布防。
高顺等表面上只有不足两万的骑兵;不到决战时刻,他不想放出太多的骑兵,以迷惑游牧民族的联军,也是为了减少消耗。
西伯利亚平原此前是坚昆人的牧区,萨彦岭是丁零人的牧区,现在他们的地盘要么受汉人威胁,要么成为游牧民族联军的驻地,他们的子民、牲畜和牧场被抢夺抢占,内心更加不喜。
到冬季来临,游牧民族的日子更加难熬,别说拖垮汉人,他们自己都将要被拖垮,这么多人集中到几条河谷内,物资极度缺乏。
于是,丁零人的部民和军队首先向东北方向的坚昆人的牧场靠近,希望与坚昆人在一起;为增强实力,坚昆人没有拒绝。
匈奴人和鲜卑人见丁零人主动让出牧场,且依然在东部布防,没有投降汉人的倾向,便默认了他们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