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传了开来,大理国上下,目瞪口呆。
尼玛,不是一直怯弱无能的退让、退让、退让的吗,怎么忽然下刀子啦?
朝堂之上,除了延青帝的几个心腹知道内情,其他的人,也都不知道!闻之这个消息后,也都懵圈了!
这日早朝。
段延青于朝堂之上,笑道:“此我教圣教主之妙计也!”
大理朝堂,君王高座龙椅,百官于下列班。
段延青夺得皇位后,朝堂亦加改造,于其龙椅之后,增设明黄薄纱垂帘,锤镰教李大教主,坐后临朝听政!
只是,自垂帘设置以来,除了起初半月,李大教主会临朝听政,后来就不来了!只派三名纪事官,将朝堂议政内容记下!
后来,李大教主外出,身都不在大理了。
而就算临朝的那半月,他也不插手朝政,一切都由延青帝主持运转。
这天,延青帝奉承后,百官循章,皆刷的跪下,叩首赞誉,大表敬服之情。
李太平端坐垂帘之后,只说:“起!”
于是百官皆起身。
延青帝道:“我教圣教主,文治武功,旷古绝今……”一番铺垫后,终于引出了一件事:变法!——圣教主提出的变法!
段延青夺权,锤镰教掌控大理朝政,近一年平稳期后,终于要对旧制动手了!
此变法,百官皆不知其情,闻听皆震惊。
延青帝也不与他们商量,引出事情后,便有太监宣召!
百官跪伏听旨。
太监展开圣旨,尖利的声音宣读道:“……”
变法内容,首先第一条,百官上朝,废除跪拜之礼,改以躬腰礼;另为百官设坐,不需立着奏事。
大理政制,仿照大应王朝。
大应王朝之前,百官上朝,皆与君王坐而论道;立着上朝,却是始于大应王朝太祖——李匡胤。
李匡胤本为前柴周武官,后黄袍加身,篡夺了柴周天下,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后,怕有武官学他黄袍加身,于是就杯酒释兵权,从此文人统兵;又怕文官不服,于是立威,一日议政时,以老眼昏花为借口,命丞相范仲近身读奏章,范仲至,读罢,待回班,发现自己的座位已经被撤掉了,于是只能站着,百官之首尚且站着,百官如何能坐?于是就都站着了!
约三十年前,魏贤忠得到了重用,朝议之制,又行改革。百官奏事,连站着也不行了,得跪着!
真明帝时期,大理亦正欲仿照此制。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此制尚未实行,就被夺了皇位!
百官听了这锤镰变法第一条,松了一口气,这事对他们有利无害啊!
这时,便又听太监宣读第二条了。
第二条,六部制变法,改六部制,为多部制。六部本为:吏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工部。变法中,要将他们拆分,比如一个户部,就拆成财政部、民政部、商务部三部!
百官听了,震惊连连,有人惊喜,有人叹息。这样一拆分,无疑,本来的一部之首,权力就要大为削减了,但是,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要升官了啊!——新的部,总要有首脑的吧?
太监宣读着旨意,简要的介绍过各新部职责后,便又宣读第三条变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