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眼下与晋交恶,就会让河西立时陷入四面皆敌之局面。
并且还会对正在实施的海外计划产生重大影响,让之前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经济利益,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河西暂时承受不起与晋断交的后果。
“镇恶,本都护让你提醒玄盛,可不是让你们去惹事!”
“你转告李暠,让他保持内紧外松即可,万万不可挑衅滋事,以免坏了大局。”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南岸晋军行事过激,只要不触及咱们核心利益,也大可置之不理。”
“诺!臣明白。”
随后卫朔看向崔浩、宋繇问:“体业、伯渊,你们觉得接下来怎么做,才能避免河西与江东决裂?”
闻言宋繇、崔浩纷纷凝眉沉思,大脑快速转动起来。
而卫朔坐在旁边,静静品着茶叶,一时之间,屋内落针可闻。
康龙则亲自守在门口,仔细留意周围动静。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大都护与崔浩、宋繇等人说的话,绝对不可外传。
“事已至此,不管主公如何上书自辩,还是装聋作哑,恐都不大妥当。”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怎么个出击法?”
“得让江东意识到主公的重要性,如此朝廷才不会与河西轻易断交!”
“具体要怎么做呢?”
“是时候把桓玄拉出来当靶子啦。”
“什么?!”卫朔满脸愕然。
“伯渊是想让朝廷意识到河西是牵制荆州的重要力量?”旁边宋繇心中一动道。
“然也!”
“桓玄乃司马道子心腹之患,荆州稍有风吹草动,朝廷便如临大敌。”
“若此时有谣言传出,称南郡公欲联合主公举旗造反,朝廷会作何反应?”
卫朔眼前一亮道:“司马道子不仅不会再追究所谓劝进一事,恐还会极力拉拢河西。”
“不错!那司马道子再傻,却也不敢任由河西与荆州合流,不然晋室江山危矣。”
“如此一来,不仅能阻止朝廷与河西决裂,若能趁机促使桓玄造反那就更好啦。”
“臣这样做,其实也是在帮南郡公,桓玄这个人太优柔寡断啦。”
“明明眼下就是起事的最佳时机,他却偏偏不敢轻举妄动。”
“不是臣小觑桓玄,他现在起事或许还有一点儿胜算。”
“不然,等刘裕平定了东南叛乱,桓玄再起兵作乱,无疑是自寻死路。”
“据说主公曾与桓玄有一面之缘,不知对此人有何看法?”
“南郡公么?嗯……自诩为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