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城墙上的各个火器口也是鸟铳齐鸣。一发发愤怒的子弹发射出去,一缕缕青烟从枪口冒出来,结果就是一个个连轻甲都没有的贼寇兵倒下。
于此同时,城墙内侧,一口口大锅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每口大锅都由两个人负责。一个负责往里添柴、添水,而另一个则负责将沸腾的水舀到水桶里。水桶连着绳子,便于城墙上的兵直接拉上去,然后狠狠地浇在正在怕云梯的贼寇身上。
而在城墙上,还有三口大缸,里头烧的是沥青。如果城下聚集的贼寇兵过多,那就拿沥青先浇,然后再倒火油,到时候只需一枚火箭就能瞬间引爆出一片火场,绝对是大杀器。
陕西副总兵、韩城城守左光先亲自登上城头,在东门指挥作战,而副将夏培成则登上西门指挥。看着两大主将抱着必死的决心死守城池,城内将士士气大战,发了疯似的还击!
高迎祥和张献忠的联军,足足攻了一个时辰,竟然还没有登上城墙!
彼时的流寇,装备还十分落后,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土炮和盔甲,但是远远没有装备全军,因此在进行攻坚战时十分吃亏。
张献忠暴怒,连杀了两员畏缩不前的将领,亲自来到城下三百米外的地方,指挥士兵作战。
而在西门,高迎祥把指挥大权委托给了李自成。李自成见久攻不下,便组织了五百名敢死队,集中了全军最好的盔甲和盾牌将他们全副武装,准备在天黑以后实施突袭。
此时已是黄昏。
城内明军死伤惨重,原先一万五的大军,现在只剩下七千余人了。不过贼寇的死伤更重,至少在两万以上。明军占着城墙之利,而且无论装备、训练都比农民军要好,所以1比3的伤亡比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贼寇的人数多,区区两万人马没伤到他们的根本,尤其是在车轮战下,对于守城明军的体力是很大的考验。
崇祯三年二月初八酉时,秦书淮率四万余大军突然出现在韩城以北60里外的龙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