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各门各派,秦书淮也皆有奖赏,总之城里搜出来的一百三十万两白银,扣去赔偿百姓和奖赏将士们之后,最终落入他口袋的只有三十几万两了。
不过犒劳过后,全军士气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更可喜的是,几场大战下来,武林联军在实战中渐渐掌握了行军打仗的技巧,越来越像一支精兵了。
现在商洛城里的五万大军,有三万八千武林联军,一万二是朝廷官军。这五万大军的战力,横扫晋南已经没有一点问题了。
在这天傍晚,秦书淮收到了京城来的急报。
原来,三天前,即崇祯三年六月十七,皇太极率领十数万精锐、七万多厮卒,兵分三路,同时进攻长城喜峰口、大安口及马兰峪。截止马哨出发送塘报之时,马兰峪已岌岌可危。
与急报一起送来的,还有崇祯亲手写的密信。在信中他急切地问秦书淮,晋南的高迎祥扫荡地如何了?最快可于何时带兵北上抗击建奴?
说白了,崇祯对四万关宁军、数万大同军、宣府军以及蓟镇十几万的屯田兵还是没有信心。只有在蓟镇的地图上出现了秦书淮,他才能安心。
秦书淮想了想,现在高迎祥还有嫡系五万多人,五万多人要是守城的话,官军的确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是如果他们敢出来,只需要三万官军就能剿了他们——当然必须是官军中的精兵。
不过,如果自己要北上打皇太极,那么至少要从这里抽走五万以上的大军,到时候陕西的兵力一下子就空虚了不少,在西有魔教内有高迎祥以及七八万各路杂牌流寇的情况下,也是隐患重重。
看来还必须再打一仗,至少要先清理掉那七八万的杂牌军才能走。当然,要是能找到机会击溃高迎祥剩下的那五万多人马,自然是更好了。
他这么做的理由,除了从大局上考虑,也有私底下的因素。因为赖三儿和陈敬还在对方手里,不把他们救出来,他总觉得心里难安。
他构思了一下,给崇祯上了一份奏折,大意就是目前高迎祥大部分地盘已经皆被收复,仅剩渭南一城。且陕西的流寇,目前只剩下高迎祥的五万余人,外加七八万各路杂牌。此时他若率军北上,难保高迎祥不会死灰复燃。因此,要想彻底稳定三边局势,他必须再发动一次肃匪攻势,确保高迎祥无力再犯官军,他方能挥师北上。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7-10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相信袁崇焕应该能将皇太极拖在蓟镇,所以皇上无需担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