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误判

东厂督公 碑塔城主 1147 字 2024-04-20

秦书淮沉吟了下,心道,也就是说皇太极从遵化偷偷调了两万兵过去偷袭三屯营了。三屯营有七万兵,但是只有两万精锐,恐怕现在已经不妙了。

他对祖大寿很了解,知道他能打,但是也担心他的抵抗意志没有那么坚决。三屯营城池小,要是城墙被突破巷战起来的话,那是真的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的。

而且皇太极那么想得到三屯营,会不会把迁安的兵也拉回去一起攻三屯营?这样的话,三屯营就更有失陷的可能了。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因为路上接永平的白莲教人来报,说永平城内只有八千守军,那么可以推算迁安附近就有一万二的鞑子兵。迁安四周现在都是鞑子的地盘,他放那么多兵做什么?皇太极肯定会调一部分去打三屯营的。

想到这里,秦书淮脑海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绕过永平,直接去攻迁安。如果鞑子已经攻下三屯营,那么自己这六万大军就能把三屯营和永平隔开,到时候永平这八千鞑子兵就是孤军,看皇太极救不救他?而如果鞑子还没攻下三屯营,那大军到了迁安之后,还可以去救三屯营。

两全其美的选择。

于是他对何可纲说道,“何将军,本侯认为现在迁安的兵力可能不多,不如我们即刻发兵去攻迁安如何?”

秦书淮不知道,他现在已经误判了。因为皇太极根本没让迁安的兵的去攻三屯营。

皇太极为什么要在迁安放一万二的重兵而不动?他怕的就是迁安以东山海关以西的明廷兵马去救援三屯营,所以在迁安这个交通要冲布置了一万二精锐。

而秦书淮则有点想当然了。他清楚这个区域根本派不出像样的人马去救三屯营,所以认为皇太极在迁安放这么多兵没必要。却不曾想,皇太极又不可能对明廷所有的兵马布置了如指掌,他当然要谨慎行事,以防万一了。

何可纲听完秦书淮的建议后,沉吟了下,说道,“迁安有一万二的鞑子精兵,而且从迁安到三屯营只有一百四十里地,到时候若是久攻不下,鞑子派兵去援,怕是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