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稍稍思考了下,说道,“好,既然秦姓小儿不与我们活路,就跟他干一场!干死算球,干不死咱总有一日报仇雪恨!”
很快,各处山洞的流寇兵都被带了出来。他们依据地形,据险死守。
秦书淮的中军抵达之后,祖大寿、张啸的左右翼大军也到了。
三股大军,每股派出六千人,分别从三处小道杀了上去。其余人马,就在山下守候,以防流寇突围。
他们原本想去找张献忠藏身的石洞,不曾想刚刚上到山腰,祖大寿率领的那股大军就遭遇伏击。
祖大寿立即命人放烟花信号,以通知全军。
他刚刚升起信号,张啸所部经过的那条山道上,也升起了信号。
秦书淮在山下看到相继升起的烟花,微微一笑。
这次,张献忠应该跑不了了。
圆头山西侧的山道上,祖大寿的六千人在狭窄的山道上遭遇了约三千流寇的伏击。流寇在小道的两侧,先以巨石、弓箭等袭扰,给联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不过,流寇的弓箭少得可怜,几轮齐射后就没了。而且联军士兵装备精良,不缺大盾和防甲,所以弓箭带来的损失很有限。
相比弓箭,流寇准备的巨石就更少了,总共也就十几个。联军士兵大都会轻功,而巨石滚落下来需要时间,等滚到时大多数士兵早已避开了。
因为张献忠现在在哪里都站不住脚,所以也没有打算把圆头山打造成自己的老巢。这么一来,他在圆头山各处的防御设施,自然少得可怜。
所以这一波进攻,联军只付出了几十人伤亡的代价而已。
联军士兵立即展开了反击。
他们凭借轻功,飞快地冲上了高地,随后就与流寇兵厮杀起来。
张献忠的流寇兵长期东奔西跑,粮食短缺,所以无论在士气还是体力上,都不是联军士兵的对手。至于战术休养、单兵能力、军队装备,更是不可跟联军士兵同日而语。
这是两支差了几个等级的军队之间的对决。
没有任何悬念,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小道上的联军士兵还没有完全冲上两侧的高地,高地上的流寇兵就出现了大面积的溃逃、投降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