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一百名奴仆中只有两个人活了下来,另外九十八人饮下烛龙血之后顷刻毙命,活下来的这两个幸运儿,则被不周山门人当作神灵供奉了起来,他们确实得到了长生,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文中说,长生者必须持续饮人血、吃人肉,才能保持人类的模样,只要一段时间不喝血吃肉,他们的身上就会长出长毛,最后失去心智,变成毛僵一样的怪物。长生者的后代虽说不吃人肉也能保持人形,但不吃人肉,他们的寿命就和常人一样,在长生者的每一个后代身上,都具备一些异于常人的特殊能力。
洛成己就是长生者的后代。
当年的垄山,其实是不周山为长生者准备的一片“人田”,他们用各种方法将大量不法之徒聚集在这里,并在山中养殖了大量用邪气浸润过的动物,垄山一带的土质不适宜耕种,当地人只能靠打猎维生,他们吃多了带有邪气的肉,全身上下自然也是邪气盘生。
不周山感觉垄山居民身上的邪气已经饱和,于是偷偷改了当地风水,让山中鸟兽大量迁移,就在垄山居民眼看就要断粮的时候,长生者化身粮商,明面上是前来救急,实际上,他是来收“人粮”了。
洛成己从来都没有疯,他一早就知道粮商的身份,而扮作粮商的长生者也正是因为忌惮洛成己,才迟迟没有对人粮动手。
后来洛成己用自己画人成鬼的手艺强行夺走长生者的魂魄,长生者因此殒命,洛成己竟也因此遭到了天谴,他一早就料到会有天谴降身,于是用老车木和牛皮给自己做了一口阴棺,目的是自己死后可以借阴棺尸变。
我之前说洛成己被沉入垄山水潭的时候还没有死透,其实那时候他的阳寿已尽,只不过在沉入仙人墓的过程中,洛成己成功尸变,他身上毕竟有烛龙的血脉,即便成了邪尸,也能在一两年内保持完整的心智。
洛成己进入仙人墓以后,就开始动手做出种种布置,以防不周山回到仙人墓寻找九十八具阴尸,文中说,那九十八具阴尸身上还有残留的烛龙血,不周山极可能会回来找它们。
至于扮作粮商的长生者既然知道了洛成己的身份和能力,为什么没有先下手为强,洛成己又是如何知道仙人墓和九十八具阴尸的存在,为了替天行道的洛成己会遭受天谴,像诸如此类的问题,文中并没有给出答案,我也不好妄加推测。
不过文中还提到了两件事,让我很是在意。
文中说,每当长生者死亡的时候,鬼门就会显世,当初垄山之所以出现大规模地质变动,就是因为鬼门突然出现在了地下,巨大的铜门顶破地底岩层引发地震,从阴曹倾泻而出的磅礴阴气又影响了垄山一带的风水大势,这才引起了地表风水结构突变。
而第二次地质变动,则是因为埋藏在地底的鬼门突然消失,导致了岩层结构和风水大势又一次出现突变。
吴林反复看了几个石像,见每个石像上刻画的东西都一样,就侧过脸来问我:“上面刻的东西,你认识吗?”
我点了一下头:“石像上的山叫钟山,盘在山体上的人面蛇,就是钟山的山神烛龙,也有人叫他烛九阴。”
现如今,大部分人对烛九阴的了解,大概也只限于《山海经》上的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实际上在远古时代,很多部落都曾将烛龙当作自己的图腾。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这些部落大多相隔甚远,那时候交通极不发达,山这一边的部落,不可能知道山另一边的部落使用了什么样的图腾,可他们竟然用同样的生灵来作为自己的图腾,那就只剩下唯一一个合理的解释了,那就是这种生灵确实存在过,而且很多部落的人都见过它。
早在我得到炼骨皿之前,其实我对烛龙的了解也很有限,直到我在炼骨皿的幻境中见到了火灵儿。
孙路远曾说,火灵儿就是烛龙身上的一颗鳞片所化,我因此对烛龙产生了兴趣,回家以后翻阅了大量古籍,却发现很多古书中都认为烛龙真实存在过,而“诸部以烛图当祭,或万里而图,千里而祭”(很多部落以烛龙作为图腾,有的部落相隔万里却使用同样的图腾,有些部落相隔千里却使用同样的祭祀礼仪),则成了烛龙存在过的最有力证据。
每一尊石像都刻画了钟山和烛龙,似乎意味着,女娲氏族供奉的神灵也是烛龙。
这时黄玉忠突然开口提醒我:“前面的石壁上有字。”
我和吴林几乎同一时间将手电打向了前方的道壁,确实看到几十米外的石壁上排布着密集的坑洼,但看不清那些小洼到底是不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黄玉忠再次开口道:“刻在墙上的字,和鬼门上的字很像。”
鬼文?
先是鬼门的门槽,现在又是鬼文,仙人洞和阴曹之间,似乎有着某种我无法看穿的联系。
我立即端着手电朝那片石壁凑了过去,吴林紧紧跟在我身后,在我端着手电朝石壁上观望的时候,他还嘱咐后面的人保持警戒。
黄玉忠说得没错,石壁上确实刻满了鬼文,看着这些文字描绘出来的内容,我心里就忍不住一下一下地发颤。
我说不清仙人洞、仙人墓和阴曹地府有什么联系,但我现在可以肯定,它们和不周山之间确实有着极深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