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闲情

医归 郁桢 2237 字 2024-04-20

锦书不想费心和她解释什么,只好笑道:“是啊。”

媳妇子倒叹息了一声:“身边没个男人是不行的啊。”接着又痛骂了几句鞑子可恶。随即那媳妇子又碎嘴的问着锦书:“你家兄弟多少岁了,成家没有?”

听这口气是要给聂绍做媒,她弄不清楚聂绍年纪几何,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成家。她笑道:“没有成家,嫂子这意思是想要给他做媒?”

媳妇子笑道:“倒是有这个心思。我见他生得壮实,又浑身是力气,人还勤快。哪个姑娘跟了他日子都会过得好。我保证给他说一个我们村最漂亮的姑娘才配得上他。”

这个女人当真了呀,这下难堪的成了锦书。她不咸不淡的笑说道:“我们远道而来走亲戚,只怕在这里安家不合适吧。”

媳妇子见锦书并不热情,也知道这事不成,好再她很豁达,笑道:“哎,看来我们村的这些姑娘们没那个福气了。”

锦书一笑而过,这事就揭过去了,回头见着了聂绍时,她根本一个字也没提。

聂绍身份特殊,是秦勉苦心栽培的人,她做不了这个人的主,但是难道要让聂绍打一辈子的光棍?

锦书疑惑的多看了他几眼,聂绍心里有些纳闷,笑问道:“夫人有什么事吗?”

锦书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口:“你有没有打算成个家?”

那聂绍先是脸红了,后来才有些不适的说道:“夫人您是知道的,小的这情况好像也不大适宜,家人只会是牵绊。小的一心为主,别的也不愿意去想。”

“这样过一辈子是不成的,等到大局稳定了,晏清他不再需要的时候,我一定会替你好生张罗一门亲事。”

聂绍的脸更红了,露出了有些腼腆的笑容:“好啊,多谢夫人的恩典。”

来了村里已经有四天了,聂绍跟着老汉去山上打柴。锦书和铁头留在了家里。院子里放养着买来的那几只鸡。鸭子已经被铁头赶到水塘去了。

老汉总说要杀鸡来招待锦书,锦书却挡着没让。对于这些穷苦的农家来说,鸡鸭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留着生蛋,对生活也是种改善。

锦书以前在青要庄上住着的时候,见李家娘子用粗糠拌着剁好的青草喂鸡鸭。如今她也学着做了些,盛鸡食的木盘放在院子里,很快几只鸡就围了过去欢快的吃了起来。

锦书没什么事,便拿了针线坐在门槛边低头做针线,或许是做得太认真,以至于没察觉到篱笆外已经站了一人,直到那人开口叫她,她才抬头去看。

“喂,你是这家的亲戚吗?”

锦书瞥了一眼,却见是个普通的农妇,年纪不好说,乡下妇人日子过得艰辛,常年风吹日晒的显老,跟前这人二十以上肯定是有的。穿着最普通的灰蓝色的布衫,布衫浆洗得已经发白了,肩膀上有一处大大的补丁。头发挽在脑后,露出了有些高的额头。

锦书犹豫之余,拿着针线走了过去。她隔着篱笆和那妇人招呼道:“是啊,我们是走亲戚的。”

那村妇瞥见锦书衣裳虽然简单,但布料却在摆在布店里她看也不敢看的布料,再细看容貌,只觉得光彩照人,一时惊住了,忘了说话。

锦书见这女人呆呆的,她又不认识人家,也不好和人家尬聊,转过身就要走开。

“你手里做的是什么针线?”

锦书听见问,又回头答道:“一双袜子而已,你要看吗?”

妇人已经将手伸了过去,锦书将做了一半的袜子递了去,那妇人道:“这么柔软的料子拿来做袜子太可惜了。”

锦书笑道:“一些边角余料做其他的也不够啊。再说袜子就得柔软的料子穿着才舒服。”

两个女人原本互不认识,后来竟然因为针线活而讨论了起来,话也就越来越多。锦书看见了妇人手里牵着的那个小姑娘,小姑娘生得单薄,黑黄黑黄的,丝毫和漂亮二字不沾边。但锦书还是对那小姑娘笑了笑,又问她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