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国皇帝满脸愁容的回到了大殿,众臣子当然也不会在这个关口捋虎须,大会很快便散了。
“对了,听闻荀吴之前在邹吉的大军中做一个客卿,如今可还在?”
忽然之间,晋国皇帝像是想起了什么,问身边的一名内侍。
“回禀陛下,前些日子荀大人让陛下给召回来了,一直丢在大牢里呢。”太监低头回禀道。
“哦,是了,上次荀吴说让朕给凤文城增兵,让朕给召回来了。”晋国皇帝也想起了这件事,感叹道:“不愧是五大将军之一呀,眼光就是毒辣,当初朕要是听他和汪执所言,晋国也不会被区区百万兵马就逼到这一步田地。”
“陛下小心点,前面有石子。”内侍太监低着头,提醒了一句。
不是他没听到皇帝的感叹,而是他不敢。
当初,荀吴是皇帝亲自下令打入大牢的,难道这个时候皇帝只露出一点感叹,他便顺势答一句,提议皇帝把荀吴从大牢里放出来?
合乎皇帝陛下的心思倒还好,要是皇帝只是感叹一句,并没有重新启用荀吴的心思,那他这个太监的命就悬了。
自古以来,皇帝什么话都能对太监说,但是最忌讳的,就是太监表达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这种荀吴这种大将军,多讲一句都不能。
果然,皇帝在感叹一句之后,再也没有任何的言语。
内侍太监悄悄的擦了一把汗。
……
接连几天,涌入晋城的人越来越多。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城里城外,都能算是一个灾民区了,各地的地主乡绅到了晋城后,就如同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财主,有购买宅子的,也有逛青楼赌场的,让本就十分繁华的晋城,更加的热闹了。
那些做客栈生意的,房间更是供不应求。
一些角落里,搭满了帐篷。
而就在这时,朝廷也发现了不对劲。
这几天,河道靠岸的商船少了。
一开始,还以为是各大商队因为战事,而暂时缩小了买卖。
但是很快,就察觉到猫腻了。
运粮的商队,是朝廷指定的商船,那可是皇商!
就算是战乱了,那大批粮食也该如数抵达才是,不然可是要掉脑袋的。
可是这几天,本应该抵达的粮船一条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