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诸国朝堂可就有乐子看了,经过这么一番操作,谁看不出来苍国与楚国的状态?谁也没想到,双方竟然把战场直接放在了邵国。
苍国占据了大义,诸国也没什么好说的,也不必担心苍国会自己出手,都在等着苍楚两败俱伤。
七月,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
两军对垒,万喜急得想骂娘。
自己这边,五十多万大军整天高度紧张,时刻准备大战,将士们的心理压力大得不得了,反观对面的青龙军团的士卒,悠闲得不得了,就偶尔拉着部队出来操练一下,雷声大雨点小。
这一个月来,万喜已经下达了六次准备全面迎战的命令。
每一次,都是干看着苍军把程序走完,然后又收兵回营。
别说底下面的士卒了,就是他这个统帅,也有点疲累了,感觉每次都像是例行公事一样。
而这两个月来,大军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五十万大军在前方驻扎,后面有三百万民夫搬运粮草和辎重。
再拖上两个月,粮草的消耗就抵得上一场灭国之战了。
反观对面的苍军,十三万人的粮草,再加上三万匹战马,全都由邵国提供粮草,后方有一条轨道,飞驰着一辆辆马车,只需要少量的驾车人员,再加上押运的护粮兵,就可以解决后勤问题。
这就相当于,这场对垒中,楚国这边是三百五十万人在吃饭,而苍国只有二十余万人吃饭的样子,而且吃的还不是自己的。
其中的粮草消耗,就是十几倍的差距!
更不要说,后方为了准备战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了。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万喜呢喃自语,作为一个统帅,他压力十分的大。
难道,就任由苍国的这十几军队,吊着楚国?
楚国很悲催,好不容易击败了无吴国那个宿敌,马上就又多了一个云国作对。
虽然,从目前来看云国对楚国的威胁远远不及过去的吴国,但是如果在楚国与苍国开战的时候,云国突然从旁边来上那么一刀,那绝对是致命的。
说不好,莽国也会在边上趁火打劫。
即便是在当初晋国说要讨伐楚国的时候,他也没这么忧虑,因为那个时候他知道,晋国远来之师,一定不能久战,对于楚国来说,定然关系不到存亡,只要严防死守,没有亡国之忧。
第一次,楚国感觉力不从心了。
万喜受命,已经赶赴边疆,接下来就看苍国到底是何用意,如果真的要打一仗才肯罢休,楚国也只能是奉陪。
总之,这一战就是要告诉世人,楚国大军强于苍国,之前的主动缓和两国关系,不过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而已,诸国莫要错判情势轻视楚国!
但凡用兵,便当以夺地灭敌二者兼得为上,邵国不是苍国的领土,但却与真正的苍国地盘无异,青龙军团在其中深耕,早就如铜墙铁壁一般,再加上邵国的地形,简直就是骑兵的天下,若是选择在邵国开战,对楚国极为不利。
次日,楚国便点齐了三十万步卒,兼带三千铁骑,兼程北上了。
从楚国边境大营,往邵国的边境有一百多里地,经过半个多月的秘密踏勘与斥候侦探,楚国对青龙军团的动向基本摸清楚,可以确定对邵国边军情势已经了如指掌,确定青龙军团是在针对楚国无疑。
此时,苍国的十万青龙军分做三大营驻扎,营寨坚固深沟高垒,一遍遍地在向楚国的方向进行演练。
这让楚国的将士们好一阵心惊肉跳,远远听到那一阵阵战马的嘶喊之声,就忍不住双腿发软。
三十万楚军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可是,马上让人不解的事出现了。
一连半个月,这十万青龙军士卒都只是演练,从未跨出邵国边境一步,邵国的十几万新军,也都只是进行防守的操练,反倒像楚国是攻伐的一方,而邵国是自保一样。
事出反常必有妖,谁都明白这个道理。
向来稳妥的万喜,于是又向楚国皇帝奏报,请求增兵,说是预料到苍国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