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万喜也不管陷入沉思的副将,径直下了山岗,聚将布置去了。
……
楚国与苍国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调和了!
几个大国纷纷拍手叫好。
最典型的就是阮国,先是女帝发布诏告,呼吁两国保持克制,以百姓为福祉,不要打仗。
然后,派遣了两路使臣,分别到苍国与楚国,传达了阮国保持中立的愿望。
意思很明显--你们打你们的,打得高兴就好,放肆地打,越惨烈越好,不必担心我使坏!
除此之外,莽国也做出了类似的举动。
几乎在同时,云国表示要支持苍国,同时派出了几股势力,渗透到了楚国的东部,积极帮助那些亡国遗族,策划复国事宜。
苍国,正是发布诏告谴责楚国,并且警告:楚国大军抵达邵国边境之日,苍国宣战之时!
消息一出,各国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两国不和已久,这是苍国第一次一改之前的缓和态度,强硬回应。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苍国,马上要对楚国宣战了!
宣战,可不是说着好玩的。
之前,只是抵抗侵略,只要楚国撤出边境,苍国就不再追究。
但是宣战不同。
一旦宣战,就必须要分一个输赢!
十月,两国双方,百万大军在邵国南部。
伐晋之战后,诸国间最大的一场战事,一触即发!
按照计划,与苍国的一次面子之争,是没必要出动成建制规模的骑兵的。
但是,这一次熊敏讷的压力太大了,必须要打赢!
楚国骑兵的规模,共计十万有余。
由于是第一次训练骑兵,所有的骑兵装备都是自己铸造,所以耗费的资金十分巨大,装备十万骑兵耗费的钱财,能够再组建一支百万人的精锐之师!
下定决心之后,熊敏讷轻松了不少。
有了这十万骑兵,他相信只要苍国不出动那二十万规模的麒麟军,楚军是可以碾压那十万青龙军的。
就算是那助阵的三万麒麟军,楚军都有能力一战。
最不济,也能够用十万骑兵牵制住那三万麒麟军,然后楚军再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住那十万青龙军军。
这一次,带兵的仍然是万喜。
一次的战败,并未让万喜这个大将军被弹劾,甚至是失宠。
相反的,在那一次夜袭中,万喜的临阵指挥和止损措施,赢得了高层的肯定,尤其是熊敏讷,心里还还是非常认可的。
这要得益于万喜曾经与苍军士卒并肩作战,正是因为对骑兵有着足够的了解,所以才没有愚蠢的与骑兵对抗,而是下令将士们突围,尽可能地减少了楚军的伤亡。
北进的楚军,一共有八十万。
七十万步卒,加上十万骑兵。
两者是分开进军的,白天是七十万步卒前进,骑兵扎营休息,派兵巡视防止有细作摸探情况。
晚上,则是骑兵分批出动。
这个方法,是万喜从当初的麒麟军团那里学来的,大军茫茫,别说是敌人无法查探骑兵数量到底有多少,就是骑士们本身,都不见得知道有多少友军。
“陛下这一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了。”
站在山岗上,看着如同长龙一般,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万喜感慨万分。
同时,眉宇间也有一抹化不开的忧愁。
“大将军何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