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跳么?
牛呀!
跳呀!
楚国要是被灭了,便是一个天下诸国重新划分势力的大好时机!
没有得到苍国的答复,楚国皇帝熊敏讷便意识到了事情有多严重。
他意识到,楚国在最为虚弱的时候,成为了众矢之的!
“竖子!”
越是这个时候,楚皇熊敏讷就越是感觉到,这些年楚国不断的衰弱,都有苍国这个大推手的影子。
现在,苍国忍不住了么!
“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待我楚国败了之后,就是你们的死期!”
楚皇熊敏讷所说的,当然不是指国内的贵族,而是指那些放松对苍国警惕,仍然一副看好戏的阮国、魏国等国家。
苍国的态度,直接让熊敏讷下定了决心。
这件事不能够寄希望于外部,只有正面一战,才能挽回楚国的颓势。
国家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这个时候,楚国的强大战时动员能力终于显现出来了。
在边疆上,楚国布置的兵力仍然不变。
从各个地方城池,紧急调集了五十万大军,奔往边疆。
担当主帅的,就是上一次惨败在万喜。
并不是说,偌大的楚国没有将帅可用,而是过去这些年,万喜在与楚国的战事中,屡战屡胜,重新启用他,就是知己知彼,让楚国能有更大的胜算。
当然,五十万只是紧急动员时的第一批兵力,第二批的五十万也在一个月后征调完成,但是对于要不要派遣到前线,楚皇熊敏讷有些摇摆不定。
因为,直到现在他也拿捏不准,在战事正酣的时候,苍国会不会对楚国用兵。
虽然,这样做之后,苍国会失信于天下,但是历来国运之战,失信于人的例子还少吗?
到了那时,苍国已经从楚国的身上撕下了一块肉,强大的苍国再也无须掩藏自己的野心,各国就算是反应过来,认识到苍国的真面目,又为之奈何?
得骑兵者得天下。
这句话说得确实很在理。
算上与苍国的那次大战,楚国接连输掉了四场重要战斗。
都是输在重骑兵上。
云国为什么能赢?
不就是因为重骑兵比楚国多么!
在没有什么奇谋妙计的情况下,重骑兵的数量差距,便是两军的实力差距!
阮国、魏国、武国、晋国、莽国、范国、这六个国家纷纷派遣使臣,前往苍国商谈,争取多订购一重骑兵装备,多组建一些重骑兵。
也就是说,除去康、邵、木、祥、旦、炎、元这七个在苍国体系中的小国之外,天下九个拥有独立自主权限的大国,全都围绕着苍国的重骑兵,在你争我夺,暗暗较劲。
五月,云国派出了大批使臣前往苍国,并且带了大量的贡品,觐见苍国皇帝杨沐。
五月底,云国使团回国。
同日,云国对楚国宣战!
六月,云国动员了国内一百二十万大军,陈兵云楚边境,同时分四路进攻,攻陷了楚国边境上大小城池和关塞三十余座。
楚国仓惶应对,同时派出了使者到苍国进行磋商。
因为,只要是明眼人就看得出来,云国的使团刚一回国,就对楚国进行了宣战,这种底气肯定不是凭空来的,肯定是与苍国在暗地里有什么交易。
从国家实力上讲,尽管楚国暂时在边疆失利,看似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都是楚国还未真正发力的结果。
云国并不可怕,正面野外大战,可能凭借重骑兵占据优势。
但是,攻城拔寨的话,重骑兵可就没什么用处了,甚至连轻骑兵的作用都不如。
真正可怕的,是苍国的态度。
如果说,苍国与云国暗地里结盟,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售给云国一些工程战械之类的,弥补云国在攻城拔寨上的短板。
甚至是,苍国会在关键时刻,趁虚而入,在另外的战线上,给予楚国致命一击。
同时面对苍国和云国,楚国可没这个把握。
一不小心,就有亡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