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事情出现了转机!
实际上,严华这次出访武国,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由于阮国和魏国已经对苍国宣战,所以严华并不能直接从两国取道,而是从晋国再经过魏国的边境,从沙漠地带穿越而过。
当然,这也是得到了魏国默许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六国共同攻伐苍国是大计,在没有发动全面战争之前,魏国并不想当出头鸟,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严华,此次出访武国的确是身负重命,如今的诸国只有晋国和武国没有对苍国宣战,前者是出于战略考量,随时都有可能对苍国宣战。
但是后者,却是苍国的天然盟友。
因为,武国夹在阮国和魏国中间,是两个国家都想要吞并的对象,恰巧苍国又不与它为邻。
至少,只要苍国没有吞并晋国和魏国,两国就不会为邻。
而吞并这两个国家……
简直不敢想象!
若是真有这么一天,苍国也就不是武国能抵抗的了。
所以,与苍国交好,对于武国来说,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这就是远交近攻的最大意义所在。
哪怕,明知道苍国的目的也不纯,但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武国会同意苍国结盟。
这就是两国结盟的基础,杨沐就是料定了武国有这个意向,所以才会派出严华这个最高级别的外教使臣出使。
当然,杨沐也给了严华一些特权,譬如可以允诺一些武器装备和条件,化解武国的担忧。
要想马儿跑,马儿得吃草,哪怕是苍国再强大,一点好处都不给武国,那么这个盟结得也不牢靠,双方之间也没什么信任。
而严华此次,带来的好处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有诚意。
云国与朱雀军的第一场正面大战,就这么草草收场。
最终,孟火还是没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在孤立无援死守和撤退保存实力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消息传出,引来无数唏嘘。
云国为了这块地盘,费了多大的劲?可谓是处心积虑挑动与楚国的战争,还两次挫败楚国主力,然后又牢牢拖住了大批的楚军。
对于灭楚的贡献,可谓是最大的。
苍国,只不过是在后期用巧妙手段,凭借装备与手段,才一路高歌猛进,捡了个大便宜。
相比于苍国来说,云国更加需要扩张,更加需要土地。
这就好比是,一个十分饥饿的汉子,刚刚咽下一口肉,又被人活生生的打得呕吐了出来。
苍国的朱雀军团,这是在云国的身上,剜下了一块肉呀!
当然,云国失地,被打回原形,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朱雀军团一战击败云国大军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诸国。
战败一次,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丢失土地,是云国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诸国所关心的,并不是云国战败,而是重骑兵!
作为过去的一年里,风头最盛的一个兵种,重骑兵是诸国最为重视的兵种,比之当初的骑兵还要重视。
道理很简单,轻骑兵就已经非常厉害了,那么能够轻易战胜轻骑兵的重骑兵,岂不是更加厉害?
从苍国购买重骑兵,甚至被提上了各国的第一要务。
在苍国覆灭楚国之前,各国都从苍国的商务部,下了大量的订单,最少的范国都下了五万套的订单,而让人意外是武国,出强敌环伺的考量,竟然下了大决心,几乎搬空了国内近半的粮食和生铁储备,订下了二十万套重骑兵装备。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期望?
相当于,武国把整个国家的希望,整个国家的未来,能不能改变命运……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了这批重骑兵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