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魏军气恼

不朽大皇帝 沙眸 2341 字 2024-04-20

所有人都像是看傻子一样,将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

十几年前,是魏国击败了晋国?

拜托!

稍微有点脑子好不好!

他们这些将军,既然有资格进入到帅帐当中,都是非常有资历的,基本上都经历过十几年前的那场伐晋大战,可以说是亲自见证了那一场大礼王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当初的晋国,是何等的强大?

那可是天下霸主!

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好好的一手牌打输了,但是不可否认,在晋国的面前,魏国实在是不够斤两,曾经偌大的一个国家,鼎盛的国力,被打得几乎残废,最后不得不与阮国交好,这才赢得苟延残喘的机会。

这么一个国家,即便是失去了曾经的霸主之势,但是底蕴摆在那里,也不能够轻视吧?

至少,不是现在的魏国能够比的。

而魏国……

诚然,魏国也是伐晋之战中的两路统帅之一,为伐晋之战做出了贡献。

但是,也仅仅是贡献罢了。

没有魏国的参与,伐晋之战也能够进行下去。

而且众所周知,伐晋之战中最关键的并不是西路联军,而是苍国统帅下的东路联军!

在伐晋之战中,作为主力的一直都是苍国的军队,几次关键的战役中,都是苍国出力,骑兵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要不是苍国的话,晋国现在已经更为强大,说不定已经将周围的国家追亡逐北,快要一统天下了。

如果不是苍国自身国力不行,后勤支撑不住三个国家的消耗,一直打下去的话,说不定这个时候晋国已经灭国了。

而现在却有人说,晋国也不过如此……

是何等的大言不惭?

虽然,这么说确实非常长自己威风,不知情的人听了,说不定就热血沸腾,甚至叫嚷着要去扁揍晋国一把。

阮国大军即将赶到,这是晋军没有想到的。

因为,按照之前的商议,阮国大军的出兵路线,绝对不是这一条。

也就是说,虽然同样是攻打苍国,同样是要从苍国的西边攻打,但是绝对没有这么快,就到要迫近礼城。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阮国看到了魏军和晋军取得的战果,十分的眼馋,临时分出了其余的兵力,向礼城的方向进攻了。

之所以说是临时分出兵力,是因为在当初商议的时候,阮国其实就承诺了一百万大军,目前已经出兵的达到了五十余万,也就是说阮国将剩余承诺的那一部分兵力,投入到了礼城这一线路。

不用想也知道,阮国的军队一旦开动,二三十万绝对是跑不了的。

甚至有可能将剩余的将近五十万兵力,全部投放到这一线路来。

也就是说,接下来阮国、魏国、晋国这三个北境国家,全部将大部分的兵力,都倾注到王畿之地这一片区域。

这其中,虽然不乏王畿之地重要的原因在,但是对苍国军队的忌惮之心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吸取过去的教训,阮国仍然觉得,三国若是组成联军,力量会更加凝聚。

由于事先商定的规则是,打下城池者,城池即为其所有,其余的军队不能够争抢,所以哪怕是魏国和晋国也无话可说,只不过是接下来人多城池少,夺城的效率会低一些罢了。

正在攻城的公孙止怎么也没想到,在攻城一半的情况下,晋国既然得到了这么关键的消息!

太巧合了!

巧合到,可以影响整个战局。

晋军一撤退,魏军也没有办法,眼看着战果将进一步扩大,自然很不甘心,继续加大了投入,争取弥补晋军的撤退造成的损失。

但是,在大战的过程中,节奏是很重要的。

就是晋军退却的这么一会儿,给了城墙上苍国守军一个喘息之机,将攀上城墙上的敌军杀光之后,终于能够有机会休息了,便是这么一会的功夫,重新夺回了各段城墙的掌控权,城下的魏军如果要进攻的话,只能是从头再来,重新搭攻城云梯,重新打开缺口,再次抢夺优势。

虽然,不会有一开始的攻城那么艰辛,但是要损耗的兵力,绝对不少。

一个很重要的取舍问题。

更关键的是,眼看着快半个下午了,等到太阳落山,那就错失了攻城的最好机会。

晚上攻城,自古以来就极为艰难。

基于此,公孙止只能是无奈地叹息,而后下令全军收兵。

城楼上,眼瞧着魏军退去,守军立即爆发出了一阵剧烈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