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私盐的暴利

他利用权职之便,更是明目张胆的,让万家吞并其他私盐商贩。

进而几乎垄断了江北这一带的私盐贩卖,甚至于,他们的私盐更是远销到其他地方,其中据说不乏关外的鞑子。

但是,万家的崛起,同样会挤掉其他私盐商贩的生意。

这种暴利的生意,谁不眼红啊!而且万家还这么霸道,竟然要吃独食。

正是因为那位万家大老爷的做法,伤及其他人的利益,所以才有人给他们使绊子。

要不然十几年都过来了,也不会现在才出事。”

李子霄听着,不由得点点头,这种暴利的买卖,吃独食是最招人记恨的。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为了钱,不少人都敢冒什么危险,哪怕是万家在扬州势力庞大,同样有人敢对付他们。

随后,李子霄更从关道文那里得知,这里面的一些利益纠缠。

此时明末,朝廷虽说也是执行盐铁专卖。

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朝廷将盐低价卖给那些盐商,再有这些盐商销售到各地。

每一斤官盐的售价是一分银,但那只是最低价。

盐价经常会涨,有时价格甚至会达到每斤六分银。

而那些盐商从朝廷手里拿的盐,是多少成本呢?

每引八钱的价格和五钱五分的税率,一引足足三百斤。

一引三百斤盐,不过八钱进价,加五钱五分的锐率。

就算按一分银一斤的价格出售,都能卖三两银子。

这中间有一两六钱五的差价,就算中间还有运输分销等环节,可这利润也是极为惊人的。

何况,这些盐商还经常拿着盐,引夹带私盐,直接从灶户手里收盐,成本更低,还漏税。

因此,纲盐法实行以后,无数的人发了,权贵们发了。

盐商们更是发了,微商、扬州商人等,强势崛起,造就无数大盐商,富可敌国。

一斤上等猪肉不过两分银子,一斤官盐却卖一分银,甚至有时卖到六分银,相当于三斤猪肉价,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润。

实际上,这盐并没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谓官盐,私盐,只是有没有纳了税的专卖盐。

卖盐如此大利润,当然人人眼红,万家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可因为垄断性,导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法得到食盐运销权。

哪怕是万家也不例外,他们之前就是这个圈子外的人,现在想要进这个圈子,势必会挤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人当然不乐意了。

因此万家便铤而走险,直接卖私盐。

明末时的私盐,很泛滥。

官盐一斤至少一分银,而私盐呢?一斤只要一厘五,一斤官盐的价钱可以买四十斤私盐。

如此一来,百姓当然更愿意买私盐。

不过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垄断权的盐商,当然就不高兴了。

卖私盐的人很多,既有肩挑背扛的小盐贩子,也有那些车载船拉的大盐贩。

甚至还有许多,其实本身就是盐商,他们暗地里往其它盐商的区域销售。

苏北这里属于两淮盐场的盐区,本就是产盐区。

从这里获取私盐更加防方便,而且价格更加低廉。

贩卖私盐极为暴利,可以说,到处都是卖盐的,各种私盐贩子,层出不穷。

而此时万家,就是苏北一带最大的私盐贩子。

这些人就等于在抢钱,抢拥有真正合法垄断权的盐商的钱。

现在民间有个流言,说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

五倍的暴利却无劳,谁不心动。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

三倍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何况贩盐有五倍的利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