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子龙正在风家堡,苦口婆心的劝说风幽,希望他带着风家堡的百姓,跟随他们迁移到镇江。
只不过,很明显赵子龙的劝说没有成功,风家堡的人并不打算迁走。
“赵将军,我召集族老们商议过了,我们在这里已经过了几十年了,实在是不想离开了,还望将军见谅。”
风幽,风家堡的族长,在风家堡中威望颇高,此时对着赵子龙无奈的说道。
正如风幽所说,虽然鞑子统治残暴,但他们毕竟在此地已经生活几十年了,怎么可能轻易离开呢!
赵子龙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如果劝说不了,最后实在不行,他就要动用强制手段了。
总之他是坚决服从李子霄的命令,这一范围内的百姓,通通都要迁走,不愿意迁走的,那就是鞑子的百姓,不必手软。
“将军,斥候来报,旋城发现一只鞑子骑兵,足有两千余人,正朝我们这边过来。”
这个时候,一个士卒跑过来,对赵子龙汇报道。
“咦?这里怎么会出现这么一支鞑子骑兵的?”赵子龙有些疑惑。
“算了,两千多人的鞑子,是支不小的力量,不要与之硬拼,下令带上俘虏,撤出风家堡。”
赵子龙随即下令,带着鞑子俘虏,撤离风家堡,潜伏到了附近的山林中,准备避过这群鞑子骑兵。
“呼,总算是走了,还想让我们迁走,真是笑话。我们确实曾经是大明的子民,可惜大明抛弃了我们,现在我们是大清子民了。”
风幽看着离开的赵子龙,冷笑着说道。
风家堡人口不少,所以每年被强征去,给鞑子当阿哈做汉奸兵的青年,数量也不少。
鞑子强征走的青壮多了,总有一些人能在鞑子那里混出头。
此时风幽的大儿子,就在鞑子汉八旗军内,当汉奸兵,而且还已经做到佐领的职位,这官职可是相当于,鞑子八旗中的牛录京章。
当然,汉八旗的佐领,别说和鞑子的牛录京章相比了,就算平日里见到一个鞑子的马甲,也得点头哈腰。
但这好歹算是将军了,在鞑子面前装孙子怕什么,转过身来,他们在其他汉人面前,就牛气了,也学着鞑子欺压百姓。
鞑子是主人,他们这些做走狗的,总比那些做奴才的,享受的待遇要好得多吧。
而且,很多下去征粮、征税等,这种事情,鞑子往往都会交给这些汉奸兵去做。
而这些汉奸兵,往往下手比鞑子还要狠,从来没有他们征不到的粮食和税赋,而且在途中,他们还能自己多征一点,进自己的腰包。
可以说,在此时的关外大地上,普通百姓畏惧鞑子,但更多的确实记恨那些汉奸兵狗腿子。
自己儿子当时佐领,风幽还为此得意了很久,认为自己的大儿子光耀门楣了。
这种情况下,风幽还想着日后,自己的儿子在鞑子那里做更大的官呢,怎么可能愿意跟着明军迁走呢。
同时,风幽转身对身边的人说道:“传话给各户,告诉他们,把嘴关牢点,这支明军来过咱们堡内的事情,谁都不许说出去。”
而与此同时,在西面五六里外,图门费东营派出去的鞑子斥候,也回来向他汇报。
“大人,前面的风家堡,还有人,里面的百姓还在。”那个鞑子斥候也是一脸激动的说道。
总算是让他们发现一个有人的村堡了,有百姓生活的村堡,那就意味着他们找到粮食了。
图门费东营拿出地图,找到风家堡的位置,也是露出喜色,说道:“这风家堡好像足有数百户千余人吧,算是个大堡子。
看样子,这一带还没遭到明军的荼毒,这里的百姓也没把明军掠走。
那咱们不用再走二十多里路到岫岩了,就选风家堡吧,这个大村堡内的粮食,应该足够我们食用一段时间了。
实在是不够,那就向周边其他村堡找,今晚咱们要饱餐一顿,走,去风家堡。”
此时图门费东营等两千多鞑子,也是高兴坏了。
自从昨晚他们吃过最后一顿饭后,他们的干粮就彻底没了,直到今天下午,他们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而此时,他们这里距离岫岩城,足还有近三十里路,估计今晚是赶不到了,也就是今晚他们还要饿肚子。
这也是的,此时图门费东营手下的鞑子骑兵们,一个个生出怨气,甚至变得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