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干什么?”柯平江忍不住说道:“那就是个神经病。”
“别介。”温朔摇摇头,正色道:“还是见见他,确认一下情况吧。我可不希望,在经历过一番辛苦后,却因为之前小小的疏忽,导致前功尽弃……各位觉得呢?”
柯平江和邱斌、赵伟言相互对视,无奈点头。
如此看来,年纪轻轻的温朔,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般经验不足缺乏心机,他之前的表现,只是个人性格的缘故。
有了这般看法,再想之前温朔的表现……
唔,是一个不喜欢拖泥带水,干脆利落,极为注重效率的青年企业家啊!
“温董事长,我还有工作,就不陪同你去了。”赵伟言抱歉道,随即安排司机,开车送温朔和靳迟锐去浅湾中学,以便于浅湾中学看门的老头儿能让温朔和靳迟锐他们进去。
目送着载着温朔和靳迟锐的轿车驶离,赵伟言叹了口气,道:“柯总、邱总,你们啊,好好考虑考虑吧。”
柯平江苦笑着摇摇头,道:“还有机会,但这位年轻的董事长,不可能给到令我们满意的价位。”
“但他还是很有诚意的。”邱斌说道。
“就是说话太不中听。”柯平江略显不忿地说道。
“只是说话直接了些,人家懒得浪费时间。”赵伟言哼了一声,道:“我看你们二位要向人家学习,时代在发展,效率胜过一切,否则就会在举国高速发展的大潮中落后。你们啊,不要拿以前的老一套思想去做事、谈事,浪费感情和时间。”
言罢,赵伟言转身走了回去。
柯平江和邱斌对视一眼,若有所思着往外走去。
“老邱。”柯平江小声道:“让温朔去见武玉生,会不会出什么事?”
“能出什么事?”邱斌哼了一声,压低声音说道:“这个温朔年轻气盛,又有心机,不让他在武玉生那里撞一鼻子灰,他估计还想着分化我们,各个击破呢。”
柯平江哈哈一笑,道:“那,咱们可别让人各个击破了。”
“但你也不能拖了后腿。”邱斌劝说道:“生意嘛,是谈出来的,你那臭脾气,三两句话还没说,扭头就不谈了,那咱们这浅湾中学到什么时候都卖不出去。”
“反正……”柯平江咬牙切齿,低声道:“即便这次收购达不成,只要武玉生按时死了,一切都好谈!”
“柯总,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叫按时死?”邱斌皱眉道。
“唔,该掌嘴,以后一定注意。”柯平江尴尬讪笑着,抬手轻轻扇了自己一个嘴巴。
对于浅湾中学校区的出售价值,柯平江、邱斌,以及镇长赵伟言,已经有过多次探讨,自然有一个合适的心理价位——能卖出一个亿无疑是最好的,底线是八千万。
当初他们三家合股做浅湾中学时,前后总计投入了不到四千五百万。
但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江岸区铺家镇一带高速开发,仅是校区占地面积这一项,按地块卖也值六千万了,更何况还有一栋栋完善的,才建好投入三四年的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操场等等。
这些,可都是钱啊!
目前三家企业都迫切地需要钱,以便银行贷款到期之时能够偿还银行贷款和高额的利息,让公司能够更好地运营。
然而迈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举国之经济仍旧后劲十足地迅速腾飞着,但各行各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残酷,诸多行业都处在艰难的转型、改革期,不变革,就必然会被淘汰,变革,就要经历一刀一肉真真切切的流血,市场竞争和银行贷款的压力,让邱斌、柯平江这类私营企业在每日里疲于奔波,利润不断降低,还要狠心忍痛地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以免在市场竞争中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想当初,柯平江、邱斌、武玉生关系要好,私下商议着还玩儿了一出小小的聪明。
他们从银行贷款时,没有拿各自经营的企业做抵押,而是用浅湾中学的股权作为抵押。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谁曾想到生意越来越难做,全国经济腾飞的趋势下,江岸区的地价飞升,比之他们做企业辛辛苦苦挣到的钱都要多得多,一旦银行贷款到期之后,他们无法顺利偿还,那么银行肯定会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把浅湾中学拿走。
银行贷款这种事儿,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比之相应贷款的数目,抵押物的价值肯定要高得多。
更何况,如今地价飞涨呢?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银行贷款到期之前,将浅湾中学出售,如此一来既能够偿还贷款,还可以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另外,浅湾中学的投资不但没亏本,还赚了!
一举三得!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首先,但凡有心拿下浅湾中学的,无不在私下进行相关调查,得知三位股东目前面临的困境后,小算盘噼里啪啦一打,呵,等等再看吧。
其次,武玉生不同意出售!
按照曾经的股权协议,任何一方要出售股权,就必须经过另外两方的同意。
前后有几次差点儿谈成的收购,都卡在了武玉生那里。
这让柯平江和邱斌的脑壳都大了好几圈。
如今有武玉生的家属里应外合,又有镇领导撑腰介入,柯平江和邱斌满心觉得,这次收购肯定能达成。
未曾想,这个年纪轻轻,被他们轻视的胖子董事长,说话直来直去也便罢了,张口先是要投资一个亿,然后在大家刚刚兴奋起来时,又兜头泼下了一大桶凉水……
“温董事长。”赵伟言哭笑不得地说道:“听你的意思,是打算六千万收购浅湾中学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