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塞VS要塞(三十四)

雷达兵出身的海因里希少校看着雷达操作界面上信号发生变化时,立马就意识到自己的雷达遭到了电子干扰,正常的圆形光点变成了两边亮中间暗的“苹果核”,雷达的方位角和高低角同时无法进行自动跟踪——这正是角度欺骗答询式干扰装置启动时特有的效果。对导引火箭的制导雷达进行干扰,延迟收到的雷达波束,并释放假信号,诱使那3枚“瀑布”偏离目标。

“立即展开e!干扰信号会比真正的目标回波信号晚03秒,把滞后的信号全部过滤掉,马上准备第二波发射!”

少校的反应正确且快速,他的部下久经训练,反应也不慢。但敌人的动作更快一步。

“敌舰发射烟雾弹,红外观测、光学观测、雷达观瞄全部受到干扰!”

“这是见了鬼了吗?!!”

“这里是高炮二营营长,我们可以开炮吗?”

“雷达站,还不能锁定目标吗?”

“请求开炮,至少用弹幕封锁空域吧!”

各种各样的意见在电波内流窜,每一个都很合理,也能在一定程度解决问题。可正因为如此,反而让防空炮兵指挥官艾赫勒少将陷入了选择地狱。一时间完全无法确定究竟那一套方案能应对眼前这个显然超乎他认知范围的对手。

万幸,现场还有一个把这种混乱也算计在内,并且提出了相应对策的家伙。

“这里是分舰队司令帕西法尔上校。重复,这里是分舰队司令帕西法尔上校。通告第二巡洋舰队各舰。”

惯常慵懒的声音此刻洋溢自信与热情,不知何时分舰队司令官阁下放着优雅舒适的指挥席不做,爬到了指挥台上,双腿交叉盘坐着。只见他握着麦克风说到:

“正如你们所见,有一条敌舰以伊谢尔伦炮台为目标全速突击过来,本舰队将堂堂应战。”

停顿了一下,闪烁着狡黠光彩的双眼微微上扬。

“全舰后退!”

速度就是最大的武器。

这句话可以有很多解释,玄一点的可以说成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诗情画意一点的可以说“在超越一切的极速面前,任何防护和攻击都毫无意义”。从物理学本身来讲,这句话就是字面意思。

速度越快,意味着更大的动能,更大的贯穿,更强劲的动力。即使只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硬币,以3马赫的初速发射出去时,同样是杀伤力十足的武器。纵然对方是所谓的“神之右手”,照样会当场被轰杀至渣。这不是假想或臆测,高速移动的物体就是有着如此恐怖威力。

同样的道理,从万米高空坠下,坠落过程中不断加速累积动能的一粒石子坠落地面时也会产生等同于一枚炸弹的破坏效果。那么换成重量千吨的钢铁战舰从天而降呢?

尽管各国有着将战舰视为女性的约定俗成,但相信没人会为天上掉下个战舰少女而产生“感动”这一情绪吧。管他是欧洲的提督也好,非洲的土著也罢,看到上千吨钢铁对准头顶砸下来只会有一种反应,那就是——

“妈妈咪呀?!!!!”

操舵的大副发出女人一样的尖叫,g力冲击之下泛起波澜涟漪的脸孔也像极了乘坐恐怖过山车的女生。

其实仔细比较高抛物线弹道,你会发现和过山车轨道初始段还真有几分相似,同样会经过一个相对缓慢的爬坡过程,之后同样是快速下坠的轨迹,整个轨迹同样非常陡峭。只是这边爬的更高,掉落的更快,船舱内承受的g力也更大。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被牢牢固定在位置上,船员更是五花大绑如同死刑犯一般,重力加速度的负荷加上地面在眼前以时速600公里放大的可怖景象相互作用下,胆量再大之人也忍不住产生尖叫的冲动。

或许他们应该庆幸,此时此刻火箭已经与船体分离,不再提供额外的动力。重力固然会使物体下坠时不断加速,但空气阻力却是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从重力获得的推力与空气阻力相等时,速度就不会再增加。换言之,只要是在大气层中俯冲,无论是从多高的地方掉落,速度自有其上限,只要没有额外的动力助推,500600公里的时速便是上限。

每小时600公里对防卫军的防空武器并不算是特别严重的考验,他们自己的大型攻击机也经常用这个速度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俯冲攻击,齐格菲防线上的防空部队早就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早在捕捉到奋进号的雷达信号时,防空部队就拉响了战斗警报,一确认对方开始进入俯冲航线,防空指挥部立即展开了攻击。

“目标指示雷达,测报目标!”

“方位010,高度13200!距离11公里!”

“制导雷达,开机!”

“制导雷达已开机!”

“制导火箭接电状态良好,发射准备完成!”

“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