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十字路口(二)

“如果接受这种条件,不光财政会破产,连国家信用也会跟着一起崩溃!阁下知道目前市面上有多少钞票在流通吗?国家信用崩溃,那些因为有信用担保才存在价值的钞票就会变回一文不值的纸片,那可是意味着全体国民一夜之间就集体破产啊!难道要看着他们因为饥饿倒毙路边,或是起来暴动吗?!”

“不是还能加印吗?”

“要加印多少才够?不,要在钞票上印多大的数字才够?亿吗?兆(壹万亿)吗?京(壹亿兆)吗?您是要国民推着整整一辆手推车的钞票去买面包吗?”

“可是因为之前的战争,我国也已经疲惫不堪!哪来的余力把战争继续下去?!再说诸国的立场,有可能接受比这更现实、更有把握的议和条件吗?”

“……再赢一次。”

罗兰因为这句无比愚蠢的话停止了思考,茫然反问到:

“你说什么?”

“只要再赢一次,让其他国家意识到我国强大的军力,我国的优势是他们难以动摇的。他们就会放弃现在苛刻的要求,给予更加宽大的妥协提案吧?”

“目前敌军防线已经被撬开,只要冲过莱茵河,就是他们工业心脏地带,只要夺取那里。就算阿尔比昂和罗斯联合公国拒绝妥协,我们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没错,只要不断胜利下去,王国就还有希望!!”

——这些家伙在说什么啊。

随着官员们越来越热烈的发言,一股针刺般的恶寒从脚底窜了上来,罗兰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眼前身着考究服饰的,似乎不是文质彬彬的政府官员,而是一群在赌场里连续呆了几天几夜的赌徒,又像是一群饿极了的狼。

不。

这不是像。

服用了太多名为“胜利”的麻醉剂和兴奋剂,这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出现了成瘾症状,在把“胜利”当成万灵丹的现在,恐怕查理曼举国已经没几个人能够正常理性思考了。他们已经难以看清现实,只想着要更多的胜利,似乎这样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略显讽刺的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无视呆坐的罗兰,所有文官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到:

“为了王国、王室和全体国民的未来,我们真挚的恳请圣少女阁下再一次引领我们走向胜利。”

罗兰的嘴角抽搐了几下,拧成一团的唇线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

“诸位,迟疑将会导致王国的毁灭,吾等唯有向前迈进!”

会议桌发出声响,男子一手扶着桌边,一手拍在厚厚的文件上。

“如果现在止步议和的话,迄今为止所有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国民们不会接受这种事情!前线浴血奋战的军人更不可能接受!这简直是在背后捅刀子!!”

这显然是军方一贯论调的发言,若真是出自军人——更确切的说是陆军参谋们之口倒也罢了,马鹿们脑子里只有战争,谁敢拦着他们,那货就一定是“背后捅刀子的国贼”,而“国贼”是一定要“天诛”掉的。他们一直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干的。

原本已经做好了应对军方胡搅蛮缠,无论如何也要促成和平协商的准备。让罗兰感到窒息,甚至晕眩的是做出以上发言的居然是政府文职官员,而且还是负责外交的重臣。是他感冒发烧以至于出现幻觉了?还是外交部换了牌子,改行成“开战部”了?

还没等他琢磨出个大概来,外交大臣又给他补上了一刀。

“就算国家变成一片焦土,也决不放弃任何一片领土!!”

——这根本是在发疯!!

外交部的人刚坐下,另一个男人从座位上起身,罗兰记得他是内政部的。

“内政部也有相同的意见。”

语调并不激烈,如沐春风般的温和语调诉说着火药味十足的话语。

“以这种条件去议和,即使得到了和平,王国也会失去未来。”

“这是什么意思?”

发自内心感到困惑,无法理解重臣、官僚们对期许已久的和平弃如蹩履的行为,罗兰忍不住开口询问。

“什么意思?圣少女阁下是真的不了解吗?”

一双双快要飞出来的眼珠子瞪着罗兰,理解到双方思维毫无交集的事实后,内政部的官僚轻轻叹了口气。

“允许分裂主义者和异端窃取国土,罪犯逍遥法外,安心享受赃物,受害者却连赔偿都得不到……没人会接受这种结局。”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少,公理和正义并不是总会如期降临,但大多数人就是无法从感情上接受“世界并不公平”的结论。

没错,仅仅是感情上无法接受。

就像赌博中,输红眼的赌徒一次次期待着下一把时来运转,全然不顾自己早已输得倾家荡产。查理曼已经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太多太多的赌本,金钱、资源、人命……源源不断被绞肉机般的战争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如今这个国家已经到了青壮劳动力全部被搜罗一空,不得不让女人和老人进入工厂,让孩童去生产生活必需品,把田地丢给掳掠来的外国人耕种的地步。若把现在的查理曼比作重症病人,现如今已经到了快要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送进重症监护室,切开气管和食道,靠机器维持性命的状态。

也正因为如此,攻克伊谢尔伦炮台的胜利是如此鼓舞人心,由众多生命换取的和平契机更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