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解放”(四)

“对于后方的困难,军方深刻理解,并且感同身受。”

吵吵闹闹了这么久,军方突然说起了软话,在缓和了现场气氛的同时也让与会者感到一丝疑惑。

还未等疑惑发酵成具体的疑问,德格朗迈松上校再次开口说到:

“此战关系到王国兴亡,本官相信不论是前方将兵还是后方官员百姓对此都有深刻觉悟……”

“作战部长阁下,后方真的已经没有余力了!”

抢在德格朗迈松发表长篇爱国演说之前,财政部非常干脆的交了底——不管你说什么,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哪怕你扣上“非国民”的帽子,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马匹和粮食。

“诸公。在下说的是查理曼举国,阿让托拉通和洛林塔自然也在其中。”

会场顿时一片骚然,太过突然的发言让与会者们一下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毫不理会会场突变的气氛,也不给听众消化的时间,德格朗迈松继续用惯用的慷慨激昂语调说着:

“根据前方传来的报告,贼军撤退时有相当数量的物资流入民间,同时因为撤退匆忙,也来不及裹挟民众和牲口逃跑。只要征收这些物资,前方补给困难的窘况就能立即得到缓解,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和牲口,军方就有信心把这场仗打下去,直到最终胜利……”

“从刚占领的地方征集?您是认真的吗?”

“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战!每个查理曼人都应该为此奉献!前线的将兵如是!后方如是!阿让托拉通和洛林塔更应该如是!”

咆哮般的大喊一下子压住了所有的声音,所有人呆呆的看着面目狰狞的作战科长。

连喘了好几口气,德格朗迈松上校重新恢复了之前的优雅从容,整了整衣领,扫视了一眼会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在所有人面前打开。

“诸位,王太子殿下已经签发了命令,希望财政部和民政部尽快配合军方制定出一个在阿让托拉通现场调度物资支援前线的方案。还请诸位予以配合。”

这一次再也没人吭声了。

李林说话的同一时间,查理曼军队高层正在完美诠释他的发言。

规划行军路线和补给通道是军事指挥基础中的基础,这不仅是战术层面,更是直接关系到战略层面的决定性因素。纵观战争史,补给更为充分的一方获胜概率远远大过补给匮乏的一方,缺衣少食的军队战胜后勤充分到过剩的军队只是极少数的另类案例。

这个道理,哪怕是鼓吹精神力至上的查理曼也明白。成天吹嘘精神可以战胜物质的将校们也清楚,没有面包吃,军队就只能在兵变和溃败之间做选择。

只是明白并且努力着手解决是一回事,能不能克服困难是另一回事。

垂下黑色眼袋的财政部官员挥舞着报告,仿佛在挥舞骑兵刀,声嘶力竭地吼叫响彻会议场。

“再追加5万匹马和相应份额的饲料?!这不可能!军方是要让全国一半农民在这个冬天饿死吗?!”

“如果不追加这个数量,40万将士不出一个月就会饿到连路都走不动!财政部的意思是让瓜岛的情形再次上演也无所谓吗?!”

陆军主管调度的主计军官也毫不示弱,顺手还丢给财政部一口黑锅。

“如果没有足够的马匹,部队无法按预定完成对贼军的讨伐,届时会引发什么后果,财政部想过吗?!如果想过,为何要做出‘否决’这种等同资敌的非国民行径!”

“资敌”、“非国民”的头衔可不是财政部能扛得住的,于是他们果断把锅甩了回去。

“军方是想推卸责任吗?!你们有没有去看过农村里的情形!拉着铁犁耕地的都是老人或孩子!牲口圈里只剩下母马和牙口都没齐的小马,如果军方想看着后方老弱妇孺尽数累死、饿死,那大可去民间征集牲口!”

“所以说了,只要忍耐一时的艰困,从敌军那里夺取急需的物资和牲口……”

“在那之前,民众就会……”

一来一往的争吵还在继续,一时半会儿完全看不出有结束或争吵出什么结果的迹象。

军部和财政部打官司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两边为了预算的事情连全武行都演过,眼下看似激烈的争吵其实只能算是日常画风。但这一次争吵的内容确实重要,看看一票官僚和军人的臭脸就能体认到这一点。

防卫军全线后撤的消息传来,整个查理曼都为之沸腾,人们欢呼着冲上街头,各种形式的庆祝闹腾了整整一天。“杀光尖耳朵鬼畜”之类的豪言壮语响彻天际,不知多少人打开了珍藏多年的美酒,整个查理曼上空弥漫着酒香。

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如同黑暗隧道一般漫长的苦日子马上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