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没有武器的战争(八)

剩下的条款虽然有些苛刻,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前面都让了这么多了,后面也该有所补偿。更何况查理曼同样是阿尔比昂的遏制对象,将查理曼的军事力量削弱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也是阿尔比昂乐见的。所以到第七条为止,似乎都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最后三条。

或许一般人看不出什么,可伍德特使这种老江湖一眼就看出亚尔夫海姆在玩什么把戏。

自由贸易、门户开放、利益均沾。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各国因为对查理曼市场的瓜分再起冲突,实际上是在预防各国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和投资障碍来阻止亚尔夫海姆的资本进入查理曼。只要确立这一条,亚尔夫海姆完全可以利用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慢慢将竞争对手挤出查理曼市场,实现变相的经济殖民。更何况第五条里还留了一个可操作的后门——放弃的只是国家赔偿,民间个人与企业还是可以对查理曼提出赔偿要求,由于民事赔偿也是“战后清算和反省表现”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外国驻军和审查机构在25年后是否还会继续,查理曼根本无从拒绝。于是亚尔夫海姆大可披着财团的皮去要求查理曼用各地的矿产、农产品、企业股份甚至免费劳动力来充当赔偿,实际上等于换了一种方式来控制查理曼的经济命脉。

设置审查机构,消除排外扩张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则是为了扼杀查理曼的民族主义思潮,尽管在这方面,阿尔比昂与亚尔夫海姆有着类似需求,但阿尔比昂也需要时不时挑动查理曼的民族主义,确保查理曼不会倒向亚尔夫海姆,使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保持在接近临界点之前的紧张状态,从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然而审查机构的建立无疑会严重打击这一目标,更不要说审查机构有着凌驾于查理曼司法体系的执法权和治外法权,完全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秘密警察机构。有这么一个玩意儿在,查理曼的司法主权也等于没有了。

至于最后一条,在伍德特使看来根本是憋着心思破坏谈判,前面九条的破坏力都没这最后一条来的大。

政权更迭是大家都同意也都想干的事情,但你这么明目张胆的摆在和谈条件里,还加上期限是想干什么?逼着查理曼的陆军马鹿掀桌砍了和谈派么?碍事的王女和圣少女被查理曼人自己人剁了脑袋,恐怕亚尔夫海姆做梦都要笑醒了。不愧是奸商起家,这招借刀杀人也玩得忒毒了。

伍德特使微微叹出一口气,耳边响起一道重叠的叹息,他抬起头,正好撞上拉姆斯多夫伯爵满是无奈的目光。再偏转一下视线,圣少女蕴藏着怒意的平静视线印上眼帘。

在座的都不是省油的灯,亚尔夫海姆的小算盘都看得出来。

可一时之间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这份和谈清单,三个关键性技术问题——放弃赔款、所有条件在道义层面的合理性、和谈条件之间紧密的关联性——阻止了任何篡改最后三条的可能性。

“我提议先休息一下,一小时后重新开始谈判。”

谈判开始半小时后,阿尔比昂全权特使伍德勋爵第一次提出了建议。

亚尔夫海姆给出的和谈条件大致为十条。

1查理曼承认亚尔夫海姆为主权独立国家;

2双方以实际控制线划分领土,阿让托拉通和洛林塔必须完整的让渡给亚尔夫海姆;

3查理曼基于两国之间达成的协定在解除武装后从亚尔夫海姆领土上撤退;

4亚尔夫海姆不并吞查理曼;

5亚尔夫海姆放弃对查理曼的国家赔偿要求,保留并支持本国民间个人和企业对查理曼的民事赔偿要求;

6查理曼必须削减军备,只能保留十万人规模的陆军和一万人规模的海军,不得拥有战车、潜水艇、大型飞行器搭载母舰、火箭、毒气等进攻性武器。海军战舰和浮空船的吨位不得超过十万吨,战后十年内不得建造新舰,十年后允许建造用于替换退役舰只的新舰,但必须事先向诸国申报;

7为敦促查理曼履行削减军备,诸国将在查理曼象征性驻军25年,定期对查理曼的武装力量和军备规模进行核查。如查理曼履约表现良好,到期后将讨论撤离驻军事宜。驻军期间产生的费用由查理曼承担;

8查理曼在战后应秉持自由贸易、门户开放政策,各国利益均沾,各国商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在查理曼境内自由流通,禁止排他性关税壁垒;

9查理曼官方必须取缔一切主张民族主义和扩张排外思想的组织和活动,并对民间的教育课纲、书籍、情报流通建立审查制度,审查机构核心决策层必须包括各国派遣的专业代表在内,并且享有治外法权和超越查理曼司法系统的执行权。根据查理曼对战争的反省和清算表现,25年后再讨论是否保留该机构或调整人员构成;

10为展示追求和平的诚意,查理曼应在正式签署停战协定之前实现政权更迭,反对和谈的现政权必须集体下台,其中对战争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应作为战争罪犯移交由诸国专业法律人士组成的国际法庭审判,战争罪犯名单由诸国协商拟定;

以战胜者的立场来讲,这绝对是一个宽厚的报价。

自古以来,战胜者对战败者予取予求才是常态,割地赔款那是基本,亡国灭种那是常态,玩得更丧心病狂的甚至连某个国家存在的痕迹都会抹掉。现如今已经不是部落战争时代,大家早就对战败者的处理上演化出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吃相要比以前好看不少,不过对战败者的掠夺和压榨上没有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