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双跟了上来,笑嘻嘻道:“逃,为什么逃啊。我们去洞里玩玩那口温泉。”
林书山道:“你不肯回去,你家贝泽师兄可会急坏了。”
花双道:“不知道他急不急,反正我不急。好不容易出来玩玩呢。”
林书山咕哝:“出来玩玩?”心想:“黑乎乎的山洞,有什么好玩的?”手却被花双拉着,往洞中深处走去。
洞道蜿蜒曲折,阴凉的气息逼人。火把的通红火焰在黑暗摇曳,脚步声清脆,一阵轻柔婉转歌声飘开来,在洞里回荡,为死气的山洞添了一份新鲜欢悦的气息。
花双跑得快,总是走在前头。林书山见洞里阴森无光,地上处处可见野兽骸骨,不禁头皮发麻,想起城中老者的警告——得道兽类会找高山之上的洞穴修炼,在凌天山脉不见人烟的高处上便有这样的妖兽。野兽骸骨狰狞可怖,正像得道妖兽所捕杀、吞噬。林书山生怕洞里深处会住着一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妖兽,心想:“它骤然扑出,小命休矣。”但见花双哼着小曲,毫无顾忌,寻思着:“她方才从洞里取出热水来,想来没有恶兽。”
花双听到了咕咕的水声,回头道:“到啦。”俯身捧起泉水喝下了一口。那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汇成了一个十米见方的小池。小池清澈如碧琉璃般,热气如烟。
“这儿灵气充裕,池方洞圆,真是修道的好场所。”花双一脸轻松,在地上盘膝打坐,认真吐纳。
林书山大吃一惊,说道:“落雷魔头随时会来,咱们还是下山求援吧。”
花双一双明眸闪动,道:“你的主意不错,但得先让我感受一下这里的灵气。我五岁开始修道,却从未遇到如此充裕的灵气。”
林书山道:“据说太平道圣地夜乌山钟灵奇秀,仙鹤翱翔,天地灵气集合其中,遍山紫气腾腾,是修道之人向往之场所。难道夜乌山之气反不如此处?”他从未接触修行之术,不能感应仙灵之气,至于洞中灵气充裕与否,自是不知。脑海中浮现奇山飞鹤场景,心中砰然一动。
花双深吸一气,随后吐出一口洁白雾气,身子一颤,道:“仙鹤是有的,但夜乌山遍山灵气腾腾是谣言,不足为信。山中洞穴密布,确有不少灵气集合之处,但为各位先辈真人、老祖占据,不是一般弟子可以接近,何况外人?修道之人向往夜乌山此言也不虚,但他们胆敢不请自来,定是有来无回。”目中闪现一道精光,又道:“作为太上真君的亲传弟子,我曾进入不少灵气充裕的洞穴里修炼,但没有一处能比得上这里。这里洞穴中的灵气似乎很古老,像是从开天辟地时遗留下来。灵气在虚空中轻灵游动,形成数不清的气息漩涡,好怪异。”明亮的眸子紧盯着前头,似在观察那怪异的漩涡。
林书山道:“什么气息漩涡,我怎么看不到?”顺着花双看着的方向,虚空之中哪见丝毫异常?大觉奇怪。
花双郑重道:“你是一介凡人,怎么能体会到灵气漩涡的起伏?灵气源于鸿蒙开破时的混沌元气,是混沌元气至纯至精所在。你想感应灵气,得先修习《混元明经》,以经书中练气秘诀,吐纳周遭灵气。以心观察灵气之形与势,方能体会天地灵气之波动,体会灵气运行之神妙。达到这一步,算进入了修真第一步。”斜眼看向林书山,道:“我瞧你傻乎乎的样子,要参悟练气秘诀,感应灵气,恐怕需要花费不少时日。嗯,或许得一年半载,方能感应到现在的灵气漩涡。”
林书山一听,倔强之气上涌,道:“在在下看来,科举是万难的事,需十年夜以继日,寒窗苦读。科举,我尚且不惧,还害怕一年半载的练气么?不,我一定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最多一个月,即可感应灵气。”
花双吐了吐舌头,道:“不知谦虚。我当初感应灵气时,只需一个月。那是极快的速度了。你能与我相比吗?”
林书山心想:“一个月的时间即能感应灵气,似乎是极快的速度。不然,花双姑娘何以如此年轻,即为太上真君的关门弟子。太上真君号称修仙界第一人,他的关门弟子自是不简单。唉,太平七子的名头如此响亮,花双姑娘当然不简单。”头一扬,朗声道:“我比不得你。你需一个月,我需二个月,也是有可能的。”在花双身畔数步处打坐,学着她的样子,认真吐纳。
花双奇道:“你在干什么?”林书山道:“感应灵气,从现在开始。”花双哭笑不得,说道:“你没有心法,凭什么感应灵气?”林书山道:“花双姑娘说的是。那拿来吧。”一只手朝花双摊出。花双道:“拿什么?”林书山故作吃惊道:“那当然是心法啦。叫混什么明什么经来着?”花双扑哧一笑,眼神古怪,望向林书山脸上,说道:“是《混元明经》,那可不能给你。”
林书山奇怪道:“虽说各门各派皆有自家的独门功法,但练气之法是基本功,普天之下的修士应是人手一本。我要想获得《混元明经》很容易,花双姑娘无需向我保密吧?”
花双正色道:“书山兄,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天下修士人人皆有一本《混元明经》,自是不虚。但因各门各派均对原始的《混元明经》有或多或少的修改,以期更好地感应、运使灵气,所以如今的《混元明经》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原始版本大有不同。譬如我派所拥有的《混元明经》已大有改进,融化了历代祖师的修道智慧,是各类版本的上品,非太平道弟子不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