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对症下药,和这些人说一说吐蕃人还有赞普松赞干布是怎么怎么仰慕倾慕大唐文化,向往衣冠上国的文明礼仪,娶公主就是想拉近和大唐的关系,沐浴在大唐的灿烂文化之中等等此类的话,这些人十有八九会很愿意促成大唐公主下嫁吐蕃的事情
吐蕃人是怎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然后他们收获到的也正是他们所预期的效果
在他们上表求娶公主后,真的就有相当多的抵挡不住甜言蜜语的大臣跟着上奏折盛赞吐蕃,话里话外透露的就一句话,吐蕃人求娶公主这是好事,陛下你赶紧同意了吧
“夫君,你说父皇这次会不会同意吐蕃的求亲啊?“一番贴身肉搏后,襄城埋首在武元庆胸前喘息着小声问道
武元庆颇为无语的苦笑,本来是回味无比的摩擦后的余韵,结果襄城大煞风景的说这事儿,余韵顿时全没了
不过见襄城微微仰着头一脸求知的看着自己,武元庆不得不回答到:“应该是不会的吧“
“为什么,你知道的连长孙大人都表示赞成,父皇一直又很信任长孙大人,几乎每次长孙大人的建议父皇都是会采纳的“襄城不解的问
“是啊,长孙大人是赞成的,可是,吐蕃人这次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期望娶的公主是她?“想起下午时候王玄策禀告的他从吐蕃使节那里偷听来的谈话内容,武元庆幸灾乐祸大笑
“她?她是谁,吐蕃人有心仪的公主吗?“襄城心中很诧异,这嫁不嫁公主都还是模棱两可的事情,更何况是嫁哪个公主了,吐蕃人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自己都有资格指定求娶哪位公主的啊
“呵呵,吐蕃人没有心仪的公主,但别人可以撺掇他们有啊,比如,长孙无忌那个阴人“武元庆冷笑了两声
“长孙大人?“襄城初始不解,随后悚然一惊,惊呼道:“不会吧,你是说是长乐妹妹?“
武元庆点点头,冷哼一声说道:“为什么不会?公主长什么样儿,什么性情,吐蕃人一概不知,他们也不需要知道这些他们求娶公主的目的很明确,一来抱大唐的大腿,二来想通过求娶公主拉高吐蕃的格调,三来想从大唐多赚点陪嫁品,你知道的咱中原国家向来是很大方的,如果嫁公主陪嫁品肯定少不了,金银宝物不说,光是可能陪嫁的各种典籍,工匠器械等东西就会让吐蕃人笑死的所以,对于吐蕃来说嫁过去的公主其实才是陪衬,他们真正想娶的是那些陪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