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鼓声一响,声动九天

“那是,也不看看我们欧洲乐器为什么垄断全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场看客席见伯明翰学院的学子渐渐恢复了元气,一时纷纷鼓掌。

只是,没等大家兴奋一会,这时,华国这一边也动了,从后台里搬出一架鼓来。

“我草,华国有也有鼓?”

“你说呢?”

“我还以为他们没有呢。”

“没有你妹呀,华国的鼓历史更久,说出来怕吓着你。”

“你说吧,多少年。”

“5000年。”

“我曰……”

其实也不能说这一些欧洲人士没有眼光,这完全是他们太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引领着全世界。

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引领着全世界。

同样,他们的音乐也引领着全世界。

全世界所有的东西都跟着他们学。

同样,全世界的音乐也跟着他们学。

那么,全世界各种乐器也跟着他们学。

但是,在面对这一个什么都有的华国,他们似乎碰到了钉子。

不同于架子鼓的节奏,华国的鼓更重的是气势。

所谓一鼓作气,鼓声一响,声动九天。

“我的妈呀,这声音好响。”

“将我的耳朵都震聋了。”

“这算什么,我好像听说华国有种更牛逼的鼓。”

“那是什么鼓?”

“战鼓。”

“战鼓?”

“对,就是作战之时所敲的鼓。这种鼓一响,万千将士便冲入战场奋勇杀敌,鼓在人在,鼓亡人亡……”

“我去,幸好他们的战鼓没有带来。”

“呃,抱歉,他们带来了。”

眼睛有一些呆滞,华国燕大学子在搬出一架普通的大鼓之后,又搬出了一架战鼓。

配合着之前的那一架大鼓,两架鼓双响齐发,好不威风。

“妈的,这是二打一。”

“可不是,本来一打一都打不赢,现在二打一了,更弱下风。”

“该死的,我们也搬出多支鼓来呀。对了,我们除了架子鼓之外不是还有其他的鼓吗?像什么定音鼓,小鼓啥的。”

台上的欧洲看客无比的着急。

“有个屁用,小鼓之类的就算了吧,搬出来也没啥用。至于定音鼓,可以是可以,但风格与架子鼓有一些不一样。勉强加进去,不但没什么用,反而破坏了原来的风格。”

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学子无比的郁闷。

他们知道,其实他们在后台搬出架子鼓来之后,这就有一些破坏了之前的风格。

不不不,其实不只是在鼓之前,在电吉他,贝斯出来之时,他便破坏了。

因为之前不管是竖琴还是小提琴,伯明翰音乐学院演奏的都是古典音乐。

可是,那什么电吉他,贝斯,包括现在节奏感很强的电吉他,完全是流行风格。

一个是古典风格,另一个却是流行风格,强行加在一起,完全是不沦不类。

“那华国那一边的怎么一大堆乐器加进去,怎么就没有破坏风格?”

边上几位看客明显有一些不满。

“这你就不了解华国的文化了。”

有几位对华国文化很研究的学子说道:“华国文化其实并不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文化。但是你以为华国文化就不厉害吗,不,他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文化哪怕没有侵略性,但却比那些侵略性文化更为的恐怖。至于原因,那便是华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包容?”

“是的。”

“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吧,在我们国家,白人是白人,黑人是黑人,是不是。”

“当然,白人与黑人完全不同的种族。”

“但在华国并不一样。就说胡人吧,其实在华国历史当中,胡人原本并不是华国人。但是,在华国文化的包容当中,胡人与华国人经过几千年的融合,胡人也变成了真正的华国人。这就是你可以看到为什么有很多长着我们西方脸孔的人,他们并不是我们欧洲人,而是华国人。”

也正因为华国文化的包容性,从而才使得华国音乐具有无限的可能。

他们不仅可以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出无数的乐曲,同时,在他们的乐曲当中,不管是加入什么样的乐器,都可以用包容的方式将他们融合进入。并且,这个融合之后,并不会有任何的不适。

“你的意思是说,华国的音乐也与他们的文化一样,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没错。”

“那个胡人是华国的少数民族吧。”

“是的。”

“我好像记得,华国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对。”

“那岂不是说,华国56个民族就有56种鼓?”

“这个,或许有吧。”

这位学子有一些不太确定。

但是,华国燕大学子却给予了他们答案。

后台当中,数十位学子真的搬出了56架完全不同种类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