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难度巨大

乡村小警察 准星准星 2312 字 2024-05-05

面对一份厚厚的技术数据报告,环视眼前这个价值千万的设备后,满口惆怅的说:

“同学们,我真就拿不准啊,现在看来,这个模糊之星,有点可能啊,

可咱们怎么就没现呢,我感觉是实验室的墙壁桎梏了咱的思维啊,高手在民间,神人在一线啊,虽然说他们绝对不能成功!”

他面前,是一个个恭恭敬敬站着的“白大褂”学生。

可只要仔细看去,这七八个人中有三四个年纪三十多岁,胸前还挂着研究生班的字样。

他们绝对没有常见的年轻学生那样的目光好奇,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刑侦一线的科所队长们,正跟着大名鼎鼎的痕检专家李猛进修。

在一片符合声中,李猛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个前无古人的想法和创意精神可嘉,可这个叫做“zh-dna”家族血型分析可行性的报告绝对不具备证据的可能。

“教授,我看过他们的资料,不是您提倡建立的痕检专家人才库里的人,也搜了半天,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警员,估计闹着玩呢,休息吧。”

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的助手帮他收拾好笔记本,善意的提醒他下班吧,别因为一件不可能的事劳心费神。

“想想,我再想想,我明早给孙老打个电话请教下……”

他说话间有些犹豫,禁不住看了一眼自己工作室透明玻璃里面桌子上的一张照片。

那是他师从孙海川时俩人的合影。

之所以犹豫,是孙海川在刑侦技术上高山仰止般、无人能比的水平,还有对学生们严格要求的威严。

这么一个没把握的难题,去请教他老人家,现在看来,李猛教授真就没那么容易下决心。

要说这科学技术的迅猛展真就是日新月异,新玩意不断。

差不多是晚上十点多钟时,清风市郊区一个简陋的别墅里,孙海川躺在床上,眼睛微闭,可一阵子蛐蛐叫声把他催醒了。

要说这个季节,正是蛐蛐鸣叫的时候,也没什么奇怪的,可老头伸了伸胳膊,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看了一眼窗口那的办公桌上的电脑,笑着说:

“哪个小兔崽子啊,这时候打扰我,邮件从来不管我这把老骨头,是不是休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