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今年四十余岁,一撇短须看着精明无比,整个人身上透着一股正直之气,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一看就像是个忠臣、直臣的样子,怪不得后来刘宏对他那么礼遇,这气度让人看了就明白了不少。
而盖勋身上的这股儒气,自然是他自小习读儒经所有,他家是敦煌大族,世居广至县,祖辈高官迭出,其曾祖盖进曾为汉阳郡太守,秩两千石,其祖父盖彪官至东汉大司农,位列九卿,秩中二千石,其父盖思齐,曾任安定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到了盖勋,年轻时便被举为孝廉,如今汉阳郡长史,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当然,盖勋的忠和直其实也是早有缘由的,这一点,后来伏泉在汉阳郡问询,便知道这位汉阳郡长史这些年在任上的确是一个正直忠心之人。
当时武威郡太守仗着在朝廷中有权贵撑腰,而在当地胡作非为,凉州从事苏正和准备弹劾此人,而凉州刺史梁鹄害怕得罪权贵,便想将苏正和治罪杀害,就此事向盖勋咨询。盖勋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就劝盖勋可以趁机报仇,盖勋说:“不可以!因为公事杀害良臣,是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于是盖勋劝说梁鹄:“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亨之,将何用哉?”最终,梁鹄听从他的意见,不再治罪苏正,帮其解围。
苏正和得知盖勋为其解围,大喜,特意拜访盖勋,表示感谢。而盖勋确实是闭门不见,派人传话说:“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事情了解,盖勋恨苏正如初,只是为了凉州刺史诸君,为公事而弃私事,足可见其忠心正直,而且盖勋的人品,也是郡内赞叹的。
前番太平道起事时,曾任武威郡太守的黄被征召,但黄失期未至州府报道,梁鹄准备上书弹劾他,将其治罪,盖勋为其说话,梁鹄才作罢。黄携带二十斤黄金送给盖勋表示感谢,盖勋说:“吾以子罪在八议,故为子言。吾岂卖评哉!”对他而言,一切为了公,而不为私利,因此始终不受钱财。
而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在凉州叛乱时,被伏泉斩的左昌,当时尚在任上,他趁着征兵时截取军中饱私囊,盖勋知道坚持劝阻,左昌不高兴,于是派盖勋率军驻守汉阳郡阿阳县,正面对叛军锋芒。
左昌原以为盖勋必定败仗,即便不战死,待其返回后也可以用军法处死,不料,盖勋多次作战并成功守住阿阳县。叛军见阿阳县无法攻破,便转向攻打金城郡,斩杀金城郡太守陈懿,胁迫边章、韩遂入伙,共推举边章为领。而在此期间,盖勋请求左昌派兵救援金城郡,左昌不肯。
后来,边章率军包围凉州汉阳郡冀县,左昌无计脱身,惊恐失措,只能派人向盖勋求援。而汉阳郡从事辛曾、孔常疑虑而不敢听从,盖勋却并未因左昌前事而悔恨,反而怒骂辛曾、孔常道:“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
当年,庄贾失期,司马穰苴就将其斩,辛曾、孔常因为害怕盖勋威胁,这才同意出兵。
盖勋率援军抵达冀县,斥责边章等人背叛朝廷。边章、韩遂都说:“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
意思是左昌当初要是早听您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于是,边章等人哭泣而去,解除对冀县城包围。
浏览阅读地址:
凉州,并非伏泉第一次来此地,不过前番因为要征讨鲜卑,只是匆匆去了北地,并未有时间欣赏这西北风光,此番虽也是平叛,但却是不急于一时,倒是比前番来此地时,多了不少时间去欣赏。
说来,凉州之名屡有更迭,其古称有雍州、盖臧、姑臧、休屠,自大汉将凉州纳入版图以来,先设雍州、后改凉州,而凉州又有“雍凉之都”、“天下要冲”、“国家蕃卫”等诸多称呼。
其实,前汉立国时,凉州尚不在大汉手中,当时太祖高皇帝刘邦称帝,建立大汉,刘邦原想定都洛阳,后迁长安。但由于北方匈奴过于强大,刘邦忍辱负重实施大臣娄敬的和亲策略,以求休养生息,积蓄实力,等待机会,一雪前耻。
后来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先后向匈奴单于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遣送很多皇室公主和亲,并奉送大批财物,在这之中,凉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至前元六年时,当时匈奴的草原枭雄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后又派老上单于杀其王据此地,随占领河西。之后,匈奴休屠王被派遣至此筑姑臧城、休屠城,并在休屠城中供奉有匈奴人的圣物祭天金人,而姑臧、休屠二字来源于姑臧山。
当然,草原胡人的猖獗也长久不了,到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即位,靠着自刘邦以来,特别是“文景之治”的积累,汉朝人终于向着曾经给予他们耻辱的匈奴人,出了他们复仇的怒吼。
元朔三年时,汉武帝刘彻便向匈奴重要的河西之地,下达了汉朝打败匈奴,极为重要的诏书。当时,刘彻下旨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意思是其地处西方,时常寒凉,凉州因此而得名。
从此,古雍州正式改名凉州,成为汉代的十三州之一,其辖地中,有着汉匈之间极为重要的河西诸地。
而到了前汉元狩二年,自从汉武帝刘彻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大破匈奴休屠王城,在休屠城中夺走匈奴人的圣物“祭天金人”,并且使整个武威郡彻底纳入大汉版图,增设武威郡,凉州自此便开始成为大汉不可分割的一地,下辖陇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十郡。
也正是彻底掌控凉州,开始不断斩断匈奴人通往西域的重要道路,没有西域各国的给养,匈奴至此开始了它衰败的道路。
到了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又下令在天下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凉州刺史部正式建立,治所在武威郡姑臧县,而姑臧也正是因此有了“雍凉之都”的称呼。作为当时大汉刺史中,最重要的几个刺史之一,凉州刺史权利很大,而后来两汉时,众多用兵西北甚至更远的地方战事,凉州都是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处,在两汉的历史上光。
更始三年,自光武帝刘秀复国后,定都雒阳,重新设立雍州,治所姑臧,但是不久取消,后又设凉州牧,治所武威姑臧,后迁天水冀县。
只是,本朝初期延续了前汉的行政建制,而凉州豪强自开国出便已崛起,加之凉州地处西北,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精骑便横行天下,一直便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传言,也正是因此,所有又有“雄兵出凉州”之说。
现在,地处汉羌边界的凉州,又再次因为一场羌人和汉人的参与,卷起了大汉的西北烽火。
大军进入汉阳郡内,一路之上,气氛愈紧张,久经沙场的伏泉在这里,闻到了一股名为战争的气息。
沿路的客商渐渐稀少,还与不少百姓,慌张往三辅方向前进,看到伏泉麾下的汉军时,还与其他地方不同,竟然隐隐对他们有一种名为戒备的眼神。
对于这些汉家百姓的目光,伏泉细细想来也明白了,他们怕的不是汉军,而是那些从贼的汉人军队,不说主动反叛的罕、河关群盗,就连那些被凉州叛军攻克城池,不愿受死投降的汉人官吏兵将,都不得不让这些百姓戒备,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方到底还是不是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