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一艘五桅全帆装帆船,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古典西洋帆船。
要知道,在19世纪的时候,机械动力的轮船已经向帆船的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19世纪上以前纵横四海的帆船,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迅速地衰落了下去。
但是当时的帆船设计师们,仍然竭尽全力的采用最新科技,建造出了一批性能可与当时轮船匹敌的新式大帆船。
这些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大发展时代,都算是非常的先进。
当时欧洲各国的军工、农业化肥产业等项目,都对智利的硝石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量,所以,拥有近乎无限续航力的帆船,在这条遥远的航线上显出出了很大的运营成本上的优势。
“波托西号”还有“普鲁士号”等终极大帆船,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普鲁士号”这个船名,洋溢着刚刚统一,一直到一战开始前,不断蓬勃发展中的德意志帝国,对她表现出的自豪之情。
在蒸汽轮船早已统治大海的20世纪初,壮丽的普鲁士号是传统西洋帆船的巅峰和绝唱。
普鲁士号一共有47张帆:包括五根桅杆上的30张横帆、桅杆之间的12张支索帆、4张船艏三角帆和1张小的后桅纵帆,所有帆面积之和达到6806平方米。
她是一艘纯粹的帆船,两台小型锅炉和蒸汽机只是用来带动四个蒸汽风帆绞盘、一台蒸汽锚机、液压舵机、水泵和发电机等设备。
有了蒸汽力量的协助,驾驶和操纵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只需”45名船员而不是245人。
当然,从操控人数这一点上来说,还是没有办法和现代轮船相比,这也是她最终被淘汰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