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冷声问道“我的出身?怎么了?他们准备怎么做文章?”
“是的,君上,他们的论点是,君上原本为中原世家,华夏联合王国也是中华移民,欲要开创盛世,需学中华礼法,施仁政,用贤良,仿宋、明两朝,垂拱而治。”
陈信冷笑着调侃道“用贤良,谁是贤良?难不成,他们以为,朝堂上各位部堂都不是贤良,就他们这一群连串联上书都会闹出事故的家伙是贤良?”
至于垂拱而治,陈信连调侃的心思都没有了。
陈信对这些人嗤之以鼻,一群异想天看的家伙。
他原本还想着,养养儒生,往政府部门添加一部分的旧书生,试试看,能不能恢复一下唐宋时期儒家的风骨,为政府设立一个道德标杆。
没想到,道德标杆还没立起来呢,就开始争权了。
陈信完全清楚,这不是什么大义之争,完全是一群处于政府底层的书生,准备上位的把戏。
现在,各部的部长、副部长,还有那些专业的助理部长和下面政府部门的首脑,都是虎贲或者当初跟随陈信起家的老兄弟们。
这些人,虎贲是生化人,完全没有其他的立场,只会永远跟着陈信走,跟儒家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不用说,
其他的老兄弟们,也都不是儒家门人,一个个的,都是啊哈、包衣出身,受够了苦难,知道团结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一个高层的利益集团。
而政府部门的中层和下层官员当中,却是有很多的儒家门生。
这也是没办法,当初,华夏联合王国扩张速度太快了,急需大量的办事人员,而从汉武开始,一千好几百年以来,识字的,基本上都是儒生。
这些家伙,刚刚加入进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熟悉,面对的长官又都是在打老了仗,充满血腥气的武夫转职而来的文官,自然都是夹着尾巴做人。
可是,时间一长,大明那边长久遗留下来的坏习惯就又冒头了,看不起武人的思想再次占领高地。
一群自认为满腹经纶,被压制了的儒生们,自然而然的就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陈信默默地思量着,抨击女官制度的,只不过是想要腾出更多的官位,好方便他们自己升职,这鬼魅伎俩虽然烦人,陈信在后世也是常见,也就见怪不怪了。
可是,这准备上书,学习中华礼法,仿宋明例的家伙,可就真的是诛心了,这是要连他陈信手中的东西,一并抢走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