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还是恶狠狠的对着村长和村老说道“这一次,就看小泉老爷的面子,绕过你们一回,要是敢再犯,定不饶你们。”
清醒了一些的农夫们,痛哭流涕着把劳作了一年的粮食装好,然后在武士们凶狠的目光中,送到田头老爷家的仓库里。
各地的粮食不断的汇聚到各地大名的居所,然后一倒手,很快就被运往了海边,然后,很快的,这些粮食,就在华夏国军人们看傻子似的目光中,被送上了华夏的收粮船,换了一箱一箱的,在华夏早就淘汰了的长刀和盔甲。
陈信一道“挖潜”的命令,可不光是波及到倭国这么简单。
洪武年间遣使奉表入贡,请求册封的占城,同样被深深的影响到了。这几年,原日南地界上,很是不太平,几国互相攻伐不断,阮氏稍占上风,压的周边几国有点喘不过气来。
华夏国以兵器盔甲贸易敲开了占城的大门,然后,“帮助”他们缓解了北面阮氏的压力。
随后,自然是后世军火商的那一套“平衡”原则,玩起了地区“均势”。
几轮调教过后,占城这个小国,已经不敢炸刺了,对华夏国予取予求。
陈信记得这里有个后世很著名的富煤矿区,有大量品质极好的无烟煤。
这对于日益壮大的华夏国海军来说,是个大宝藏,王国每年花在买煤上面的钱,那可是海了去了。
所以,当听陈信说,这里有好煤矿的时候,海军直接就下手了。根本就没花什么功夫,这片矿区就在占城国王痛哭流涕中归了华夏国。
不过,因为不愿意太过苛责本地劳工,又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源,所以,开采工作不是太顺,王国暂时还是从大明和本国花大价钱购买好煤。
现如今,听说军费开支不足的消息,海军一下子就慌了神,不敢再这么慢悠悠的弄下去,更不敢再挥霍原本在他们看来,多的花不完的军费。
原本那一批和善的,面目慈祥的海军对外联络部门的同志,被调回了总部,一批杀场上走过几个来回的铁血军官,被重新委派到了这里。